源氏物語

4.6 / 9
  • 語言:繁體中文

此書內容充分揭露了日本平安朝初期封建統治階級爭權奪利、荒淫無度之相,反映了王朝貴族社會的矛盾及其日趨衰敗之勢。作者本人亦貴族出身,所以其文字雖然能夠如實揭露,但有時也不免表示讚賞與同情,然其內容充實,技巧嫺熟,文字古雅,也因此日本人尊此書為古典文學之泰斗。

譯本

人民文學出版社於1962年改約豐子愷翻譯全書。豐子愷在女兒豐一吟協助下於1962年12月到1965年10月間進行翻譯,但所據底本不明,交稿後,社方請周作人和錢稻孫在責任編輯文潔若協助下校訂。這個文化大革命爆發前定稿的譯本是史上第一個《源氏物語》漢語全譯本。豐子愷譯本於1980年12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初次出版,是史上第一個簡體字全譯本;繁體字版由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6年在台灣初版發行。

作者簡介

紫式部
(?—1016年),日本平安時代女性文學家,但與其說是文學家,其實這都是後來的人才冠上的頭銜,在那個年代女子多半是沒有地位的,因此原書中所有女子都是沒有名字的,她們那些美麗的名字是後人依據篇名或是一些故事中的敘述特徵所加上的。作者紫式部的真實姓名也沒有記載,「紫」是後人取故事女主角「紫上」的「紫」字,而「式部」則是作者父親的官職名。據傳她出身貴族文人世家,父兄皆善漢詩、和歌。幼時從父學習漢學,通曉音律和佛典。喪夫寡居後開始創作《源氏物語》。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源氏物語》;作品描寫人物心理細膩,文字典雅,情節曲折,被認為是世界最早的長篇小說,對往後日本文學之影響極大。另著《紫式部日記》。

譯者簡介

豐子愷
(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浙江省石門縣(今嘉興桐鄉市崇福鎮)人,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與音樂教育家,原名潤,又名仁、仍,號子覬,後改為子愷,筆名TK。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