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智慧:夥伴關係管理
<內容簡介> 夥伴關係管理所形成的產業智慧,不僅能協助企業成長茁壯,更從產業管理構面思考,強調合作體系、供應鏈協同整合,從自行車A-Team及工具機M-Team推動發展的軌跡、製造體系與售服物流體系的精實連結,及農業的合作網絡建構等等,在在展現中衛中心與業界朋友一同攜手合作的努力成果。 此外,包括因應貿易自由化及ICT加值等環境趨勢變遷,應如何順勢利導、突破新局,本書謹以系統化的呈現方式,將這些範疇的箇中精髓彙編成冊,提供業界可茲參考運作的寶貴經驗。 ★目錄: 一、產業網絡概說 第1章 從家族企業到企業家族 第2章 構築產業網絡的合作優勢 第3章 國際產業網絡推動面面觀 二、網絡耕耘軌跡 第1章 康師傅在中國推行全面生產管理 第2章 台灣自行車業求取兩岸競合利基 第3章 台灣工具機產業的246與159 第4章 M-team聯盟帶動台灣群聚產業的精實風潮 第5章 汽車產業新思惟 第6章 汽車製造體系與售服物流供應體系的精實連結 第7章 協同應用與ICT加值 第8章 農業合作網路概說 第9章 台灣觀賞魚遊向未來 第10章 台灣蘭花王國秘密武器 第11章 借鑑紐西蘭ZESPRI公司直視台灣農業企業組織的整合營運趨勢 三、產業網絡下一步 第1章 產業網絡的下一步 <內文試閱> 序 一直以來,面對內憂外患的各項考驗,台灣產業總是汲汲營營追求提升競爭力的快速法門?創新是大多數人認同最大公約數,不但自我的產品、技術、經營模式要創新,與利害關係人的互動管理也要進行調整創新。 有效創新的過程除了自我變革外,免不了要結合外部的資源共同完成,可能是供應商,可能是經銷商,也可能是客戶,不管對象是誰?以資源相對薄弱的台灣企業,明顯地不適合單打獨鬥,如何在競合環節中求取最大效益,或許除了單純的買賣關係,也要多一些思考,進一步整合志同道合夥伴發展互信互賴的夥伴關係,以打群架方式彈性快速迎變、應變,應該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我們綜觀全球產業發展的脈絡可知,區域產業的發展多源於當地群聚的形成進而逐步拓展至現今的經濟規模,台灣產業聚落的形成也不例外,從而創造出WEF 對各國產業聚落發展排名領先的地位;我們除了感激產業前輩為我們披荊斬棘外,對於前人所走過的路我們要如何好好的接棒,並為台灣產業走向更絢爛的未來,將是我們的責任更是我們的使命。因此,當看到台灣產業隨著市場需求發展創新轉型之際,更強化我們去實現傳統產業服務化,服務業科技化、國際化,與農業精緻化、樂活化的產業政策。 長久以來,中衛中心與產業界的朋友一同攜手合作,寫下許多動人的體系故事,這些支持體系發展的產業界朋友,及中衛體系的輔導人員,都是產業得以成功邁向轉型、重生的平凡英雄。中衛中心在推動協助的過程中,投注了各項輔導功能(TPS、TQM、TPM、QCC、IE?) 等手法,及電子商務的核心價值,還有創新創意的文化元素,加諸在產業輔導的過程中,讓產業合作網絡的建構能夠順利水到渠成,同時發展得以長長遠遠。 中衛中心有別於其它管理類法人單位,不僅能協助企業成長茁壯,更從產業管理構面思考,強調體系、供應鏈協同整合,推動1 + 1 > 2 的企業家族合作模式。從自行車我們看到A-Team的協同研發與行銷合作模式,從工具機我們也看到類似的發展軌跡,不僅是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