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7900261298

1958年,當地是大豐收,隔年人們卻開始挨餓。父親的肚皮飽受煎熬,但母親卻說她能吃上大米。生產隊其實很民主,隊長和會計需要面對一年一次的“海選”,可它並沒能剎住“吃喝風”。
“文革”中,父親成了“紅衛兵”,對自己的揭發行為,他懊悔不已;可混亂中,經濟依舊在發展。關於改革開放,作者想當然地認為製度之變,是個發動機。他的父母卻堅持技術條件的改善,才是農業進步的根源。

宗教信仰,被看作尋找內心支柱的路徑。可在農村,它在受到歡迎的同時,卻遭遇了最樸素的質疑:聖水能滅害蟲嗎? ……

只有真正走進農村,我們才知道,我們的許多想法是如此想當然,如此經不起推敲。那些大的社會變動,像極了輪圓的鞭子,鞭梢兒打人最疼,而農民就處在這個末端……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