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本書不只談癌症,也談心?
在我十多年的心理治療工作中,無論是在醫院還是長者中心,我接觸過無數癌症患者。他們中有些人,身體康復得不錯,但我總能看見有些東西,並沒有跟著痊癒。那是一種藏在笑容背後的沉重,一種走出病房後依然跟著回家的恐懼。
我們的社會對康復有一個既定的期待:只要病好了,人就應該沒事了。但真正的經驗告訴我——身體痊癒,不代表心靈已經復原。
如果你曾在半夜裡無聲地哭,怕吵醒家人;
如果你在醫生說「沒有異常」後,還是每天檢查身體;
如果你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很好,卻在心裡一遍又一遍問:「我真的好了嗎?」
那麼,這本書,是寫給你的。
很多人以為,癌症的挑戰只在治療期間。
但我知道,真正難熬的,是病好了之後的日子。
當大家都說「你康復了,太好了!」,你卻感覺自己的心還沒能跟上腳步。
那種心理壓力,很難說出口。你可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太脆弱,或者太敏感,甚至對自己生氣:「為什麼別人都能放下,我卻放不下?」或是「明明我都捱過一關了,為何不能開開心心的生活?」
親愛的,其實你並不孤單。真的。
我想讓你知道,癌後的心理反應是正常的,而且是可以被療癒的。
焦慮、不安、感到哀傷、甚至出現疑病傾向,這些都不是你有問題,而是你在經歷過一場深層的生命震盪後,仍在努力找回自己的位置與安全感。
而好消息是——這些心理的創傷,不是永遠的。
經過合適的心理治療與情緒陪伴,你的心是有機會再次平靜下來的,甚至可以比從前更了解自己,更有力量去活你想活的人生。
是的,不只是「回到以前」,而是活得比以前更真實、更自在。
我見過很多人走過這樣的路。他們曾深陷黑暗,但也曾用淚水灌溉出新的自己。
我希望,這本書可以陪你走這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