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喊著過不如笑著活得快樂的六個要一是選擇決定快樂。誰都希望過得快樂,但並非誰都知道快樂可以選擇的。人生總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是哭著過還是笑著活,不在於這些不如意的事情,而在於你如何面對它。二是讓健康心態為生活帶來陽光。心態是一個人面對事情的心理狀態,心態不好的人,喜歡斤斤計較,容易著急上火,即使物質上並不比別人缺少什麼,但精神是總是緊張兮兮,自然是哭的時候多,笑的日子少。而健康的心態是一束陽光,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你也能感受到溫暖。三是看淡得失才能輕鬆快樂。人有慾望不是壞事,壞就壞在慾望過多,行失之心太重。生活中的誘惑本來就很多,如果你這也強求,那也不想放下,必然身心俱疲,又哪來快樂可言?俗話說,命裡有的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欠不信命,但放下生命中的諸多負累,輕裝前,的確是獲取快樂的良好。四是換一種態度換一種心情。有的人看問題喜歡鑽年角尖,在別人眼裡完全可以忽略或紅過問題在他這裡卻成了無法逾越的大山。要從中解脫其實並不難,只需要換一種態度,就能即刻擁有了不一樣的心情。五是追求一種自然和諧的生活狀態。我們在生命的過程中,自覺地選擇了一種屬於自己的狀態:有緊張忙碌,有悠閒自得,有苦中求樂,很難說哪一種狀態是好的或壞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順其自然、物我相諧的狀態,是一種能使身心愉悅的狀態。六是笑對挫折。平衡的日子裡,面對人情冷暖、是非得失,仍能保持樂觀的心態也許不難做到,但當面臨巨大的人生變故和挫折之際,照樣笑對人生、勇敢前行,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作者簡介
孫郡鍇 漢族,70年代生人,祖籍遼寧,非著名歷史學者,酷愛文學,工作之餘筆耕不綴,縱橫文史兩界,筆法通靈剔透,風格詭譎多變。其歷史作品,極具歷史現場感與認同帶入感,將人帶入歷史的每個瞬間,從中我們可以讀到歷史的多面性與隱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