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陶藝,實則寫生命裡的逃逸……
「沒有人不會捏陶。」
在陶土的世界裡,
數千萬種排列組合之間產生了自由縫隙,
讓人找到再一次與世界和好的方式
連喝花茶、做瑜伽、閱讀等安神儀式都驅除不了焦慮的時刻,我會選擇去做陶。
和陶土在一起的日子,彷彿是安頓和治療自身創傷的靈藥。重新建立對自我創造的快樂與信心,得到寧靜與平衡。──張卉君
張卉君長年從事熱血的環境保育工作,實踐心之所向,卻因過於奮力而身心失衡,淪陷在憂鬱症的泥淖之中。卸下職責後,偶然好奇觸摸了陶土,便著迷於那溫暖、柔軟且充滿可塑性的質地,及能隨心變化所帶來的自由。
「陶藝」二字總讓她聯想到德勒茲的「逃逸」概念,當她說「去做陶」時,心裡浮現的同義詞即是「去出逃」。於是她每每專注於製陶技藝、遵循傳統工序時,卻又在製成的路徑上,依隨心之所向,在各種裂縫中尋找逃逸出常態的可能。
作者簡介
張卉君
帶著山的基因,靈魂裡住著海洋。
期許成為一道溫暖、清澈、堅定的洋流,如同黑潮。
長年在NGO工作中打磨自己,時時回到轆轤上學習,以陶泥與文字,在生活的縫隙中開展逃逸路線。
作品:
《人生有病才完整》(與劉崇鳳合著),大塊,2023。
《女子山海》(與劉崇鳳合著),大塊,2020。
《黑潮島航》(與吳明益、陳冠榮等合著),網路與書,2019。
《台灣不是孤單的存在:黑潮・攝影・歲時曆》,小貓流,2017。
《黑潮洶湧:關於人、海洋、鯨豚的故事》,網路與書,2016。
《記憶重建:莫拉克新開災誌》,人間,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