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本利博士退休後,在自己創立的教育中心開班教授投資理財,除了可以不時提醒自己要謹慎理財,管理好退休金,也可以將個人經驗與其他人分享,一同建立正確的理財態度。
若然投資股票,又要持有多少市值的股票才可以每年得到$36000元股息作退休之用?以過去恒指成份股每年約3.6%股息率計算,只要退休人士手上持有約$100萬股票,每年便可以獲$36000元股息,即每月可使用$3000元。一般打工仔只要每月儲起$1000元,每月儲蓄隨通脹增加,把儲蓄投資穩陣的股票,每年賺取5%的實質回報,34年左右便可累積100萬元(以今天購買力計算)。退休後把100萬元股票的股息,作為每月的使費
盈富基金(2800)現在得個桔,只能夠收股息約3厘一年
2013年底,我持有恒生銀行(011)、太古A(019)、領匯房地產(823)、中國石油(857)、中國移動(941)、中銀香港(2388)、盈富基金、南方A50(2822,實物ETF)以及恒生H股ETF(2828),共九隻股票。假設每隻股票的比重一樣,整個組合去年未計股息賺14.1%(未計約4%股息),足夠跑贏恒指,也勝過不少投資產品,表現相當不錯
買外匯財息兼收靠運氣
但見到內地A股股價仍低於本地H股,便建議購入南方A50(2822),該股份至今已上升接近一倍(連同股息
今次筆者則建議買入恒生H股ETF(2823),該股份至今已升超過三成(連同股息),足夠跑贏大市
其實股票投資可以很簡單,購入約10隻自己熟悉的股票,再加一些追蹤大市的ETF,適當時候換馬,要跑贏大市並不困難
以IPO價買中行(3988)(2006年上市價2.95元,2013年6月尾曾跌至2.99元),你已贏了八九成的人。今日持股票與十年前買的比較,後者浪費了十年青春,白白犧牲了時間價值。如以每年5厘計,十年已是50厘
若你信了如羅傑斯(Jim Rogers)的分析,相信未來是屬於中國,買中國股票,盡信他便慘了
2010年10月,筆者決定提早退休,開展人生下半場,日後主要倚靠投資收入,包括租金、股息和利息過活。由於退休後資產的流動性要較高,故此才把股票投資佔整個資產組合上調至約10%,其餘約70%是物業,10%是債券,10%是人民幣及港幣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