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掌握心靈洞察力的關鍵之鑰
一本將昨日的不幸,變成今日的幸福的智慧之書
叔本華四十多歲才開始逐漸為人所知,並享譽全球。歷代受他影響的人有:愛因斯坦、榮格、尼采、達爾文、齊克果、維根斯坦、赫曼赫塞、卡夫卡、杜斯妥也夫斯基、左拉、巴爾札克、普魯斯特、托爾斯泰、華格納等各領域的佼佼者。
叔本華常被貼上「厭世主義者」的標籤,但他其實是個樂天、愛笑的人,會享受美食,喜歡和狗散步,保持身體健康,並且愛聽古典樂。他重視閱讀、靜心和哲學思考,懂得人生喜悅和幸福為何物。
哲學博士姜龍洙研究叔本華多年,將他一生的思想精髓融會成冊,將人生會經歷的種種煩惱,放進充滿香氣與智慧的文字裡,為我們指引方向。
不論你對人生是否感到迷惘,或正痛苦不已,抑或掌握不到幸福的方向,翻開這本書,都可以將往日的不幸,變成今後的智慧與有幸。
「追求快樂、外在的名聲,無法讓人得到恆久的幸福;
看懂痛苦不幸、安定內心,才能活出生命的智慧與況味。」
【作者簡介】
姜龍洙 강용수
高麗大學哲學研究所的研究員,並在該校任教。
在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思考了很長一段時間,關於人生的意義何在。
學生時代被叔本華的作品深深打動,決定繼續研究如何克服人生的虛無主義,像尼采一樣走上哲學之路。在隨後的研究和講座中,他一直以叔本華和尼采的哲學為基礎,教導自我肯定和幸福的方法。
二〇〇二年,他的博士論文《尼采文化哲學》被世界著名的尼采工作室介紹為亞洲作家唯一的著作,被評價為「一項艱鉅的任務」。二〇一四年,提出「叔本華幸福論」,擺脫了叔本華哲學現有的悲觀主義解釋,引進了一種透過幸福與欲望的關係達到真正幸福的方法。
二〇一五年,叔本華的哲學諮商和尼采的哲學諮商被介紹為「存在主義哲學和哲學諮商」。二〇一九年,他以《尼采正義論研究》獲得韓國哲學會最佳論文獎。
身為高麗大學哲學重點研究所的研究教授,他對「人類幸福的條件」進行了三年的聯合研究。
著有《重構尼采著作》《讀尼采道德譜系》《尼采文化哲學》《叔本華意志的故事》,及其譯本《死後報告(一八七六~一八七七/七八年冬)》《死後報告(一九七八年春~一八七九年十一月)》。
【譯者簡介】
郭佳樺
政大韓文系畢業。短暫停留科技業後轉為自由譯者,喜歡汲取新知識。目前是韓國媳婦一員,有個上小學的女兒。譯有《愛情不是這樣的!》《我70歲》《花燕》等。
聯絡信箱:shelly800901@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