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靈命塑造 本土神學與靈修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台灣有意識的從事本土神學的發展,應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期、七十年代初期,在黃彰輝牧師的開創性引介下,由台南神學院擔負了延續與拓展的使命。受惠於黃彰輝與宋泉盛兩代神學哲士的耕耘與啟發,台灣的本土神學一直在普世神學界佔有一席之地。也為台灣教會本土神學的發展奠定了優勢的環境,開拓了寬廣的空間。
筆者於一九六九年進入台南神學院,時任院長的就是宋泉盛,八二年到紐約協和神學院進修,開始有機會與黃彰輝接觸(當時他在海外從事自決運動,時常往來英國與紐約之間),聆聽他的教誨。八三年受宋泉盛的邀約到韓國參加他與民眾神學家的對話,這一連串的神學機遇,開啟了我的本土神學之旅。也激勵我開始本土神學的書寫工作。九零年代中南神動盪,我把心力投注到「出頭天神學工作室」,希望實際的為本土神學使命留一線香火。從總會回到南神擔任院長期間,與長榮大學合作成立「台灣基督教與文化研究中心」,試圖把神學學術帶入大學,為台灣本土神學開創新局。後來幾經努力想在長榮大學設立神學博士學位課程未果,毅然引退後,受恩惠基金會的邀請成立「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Academy for Contextual Theologies in Taiwan)。一路走來,無論驚濤駭浪,從未對本土神學死心。
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成立的目的是提供平台,培養台灣新一代的神學家。藉著讀書會(神學沙龍)、研討會(每年至少三次,兩次國內,一次國際)的舉辦,讓有興趣本土神學的年輕一代,鍛鍊研讀、寫作、發表。為了讓有志於本土神學工作的朋友容易踏上行程。中心一直希望能夠闢劃一些神學地圖供入門者參考。因此最近開始邀請了幾位朋友組成一個本土神學資源手冊的編輯團隊。希望從歷史角度蒐集相關於台灣本土神學的人物、作品及事件加以解說介紹。與此同時,也把個人多年來書寫的相關本土神學的文字加以整理,集結出版,與資源手冊結伴做為本土神學的導讀書集。
本書為叢書的第八冊命名為「翻轉─ 靈命塑造/本土神學與靈修」,是筆者針對基督徒靈命的體驗所作的書寫。裡面包含筆者在不同人生階段對基督徒心性特質的看法與敘述、聖經靈修的系列闡述,以及聖經禱文的整理、編排。第一部分「本土的靈修神學」是筆者在不同場合專講或應邀撰稿的相關靈修神學的文章,提供給讀者思考、反省靈修的本質與意義。第二部分「靈命塑造的聖經觀點──另類人生的應許」是筆者近幾年從旁關注林子內教會靈修院籌建過程,從聖經搜尋的十二篇與基督徒靈修相關的系列經文詮釋。做為有興趣從事基督教靈修操作的朋友入門的參考。第三部分是聖經祈禱文,是把我跟內人合編的三冊「偉大心靈的禱詞」重新編排注釋的禱告參考資料。希望從神學的反省、聖經詮釋與靈修操作、以及實際禱告範本的提供,作為讀者靈修的資源與實際演練的引導。
本文集的出版要感謝莊雅棠牧師、張怡敏與黃以勒等編輯小組成員

的協助。榮耀歸上帝。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