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財產的奴隸制度結束後出現的資本主義形式,是基於粗魯和技術的方式,迫使人們自願工作以滿足其基本需求。同時重新定義人類作為一種以能量為基礎的機制,授權並強化了雇用勞動特有的強制和控制形式。能量使工作看起來如同健康的人類一個再自然不過且不可避免的功能,為世界各地的種植者和雇主面臨的問題——是什麼驅使人們工作——提供了一個普遍的答案。隨著生產、交換和消費系統圍繞能量的概念進行重組——從聖塔安娜火山的種植園和處理廠,到美國及其他國家的銀行、工廠和廚房——這個曾經與經濟、政治和美好社會的主流辯論相關的基礎問題,被推往一邊。
小海梅回憶道,在他遭囚禁的幾個月裡,他願意用他所有的錢和財產,來換取與他的家人一同住在「一個十分簡陋的家」。當他明白他想要的是一個無價的東西,這個東西無法透過他所習慣的方式取得時,他頭一次發現「孤獨的真正涵義」。在他的牢房裡,他手邊沒有熟悉的資源。他不得不動用他能找到的一切來拯救自己。小海梅認為,如果說是什麼讓他在綁匪為他設定的寬限期到了之後還能活著,答案便是他在孤獨中發現的謙卑。
獨立雜貨商透過友善的服務販售商品,自助經濟商店則是透過限制選擇來達到銷售的目的。
對於生命論者來說,「生命」並非能量,而是宇宙中的最小分母。「時間、心緒、思想、肌肉和神經、肌腱和骨骼、血液和汗水,都受到工作所消耗」,馬斯費勒寫道,「個人僅存的一點轉變成了一般的生命。」22把「生命」提升到特殊的地位,是一種吸引人類尊嚴、培養同理心和個人之間聯繫感的方式。
馬克思認為,利潤不是來自於簡單的欺騙、勒索或脅迫,或使來自於生產和交換之間所經過的時間,更不是來自於一個市場與另一個市場之間的任何品味或時尚的差異性,而是來自於製造事物本身的過程。勞動創造了高於價格的價值——這種「剩餘價值」是利潤的基礎。馬克思認為他對於剩餘價值的理論,是他對經濟分析最重要的貢獻,他在一八六七年,也就是《資本論》第一卷出版的那一年告訴恩格斯,恩格斯也同意他的看法。38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