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生物學家詹姆斯.麥高(James McGaugh)曾寫道,在中世紀有書面紀錄之前,「孩童可能會被要求目睹重要事件或交易,之後馬上被推入河中。據說這麼一來,孩子會把這件事的記憶銘記在心,終身不忘。」註83在壓力之下,身體會釋放與杏仁核互動的賀爾蒙──杏仁核是位於大腦顳葉下的小區域,和恐懼與情感記憶的儲存調節有關。(杏仁核受損的人並不會感受到其他人所感受的恐懼。)在極端型態下,這種恐怖印象固著後,可能會凝聚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夢魘或瞬間重歷其境。有
記憶並非固定不變,而是流動多變,是感覺器官的輸入、情緒與想像的綜合體,透過複雜且重複的大腦與身體系統安排、組織,之後再提取。我們每一次重播記憶(即使是夢的記憶),這記憶都會改變,有時候會融入其他記憶與心靈印象,形成新的混合體。最後我們得到的可能包括「真實」的資訊,但未必是確實的故事,反之亦然。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