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迪化街百年老店「高建桶店」,或「林豐益商行」,買幾個帶蓋竹籃。放一盒大稻埕「有記茶行」的奇種烏龍,或「林華泰茶行」的日月潭紅玉,再填滿小糕餅,拼配「劉仲記」的玫瑰酥糖、椒鹽桃片,和延平北路「龍月堂」的台式綠豆糕、鹹梅糕,兩家皆以白紙印大紅字包裝,皆古樸可愛。
劉仲記招牌的芝麻、玫瑰酥糖,和椒鹽桃片,光是包裝就足以迷人
幾家兼賣關東煮的台式日本料理店,如華西街夜市「壽司王」或「添財日本料理」,皆是六、七十年老店,都在台北的老區域,而且高麗菜捲自家做,不用工廠貨。
家裡有道老菜,只在年節時製它,我們家以閩南語喚它「兜麵」(tau-mī,一般寫作「掜麵」)坊間有稱「兜錢菜」的,或是直稱「(khi̍t)番薯粉」,是一道褐色半透明、黏呼呼的澱粉菜。
若有什麼一生持續念想的菜色,趕得及,就應該設法學會。以後長路走遠,恐怕前後無人,把一道家常菜反覆練熟,隨身攜帶,是自保的手段。逝者喚不回,如果連菜也丟了,味覺以後就再也無處可泊岸。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