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拿大和澳洲等國家提供宗教弱勢政治庇護,此舉本身誘使他們離開自己的原生國。政治庇護拯救了伊拉克基督徒、雅茲迪人和曼達安人免於陷入立即的危險。我看到他們由衷地感激新家園,而且產生很強的忠誠感──但這也讓他們在故鄉的族人欲振乏力。幫助這些團體在新家園守護族群的傳統及壯大群體,能局部解決這個問題。
外人對少數族群的任何幫助,務必以對其所有族人的善意為出發點。
少數族群的成員需要的保護應該來自國人同胞,而不是僅短暫停留就要離開的外國人。政治動盪經常使少數族群感到不安,他們(也確實)感到特別脆弱。美軍入侵伊拉克引發大批基督徒和曼達安人出走,離開逐步陷入內戰的祖國,就是最近期的例子。
蜜莉亞(Milia)是一名德魯茲女性,在德州達拉斯長大。她告訴我某次在學校的難堪經驗。那天,她和班上其他同學一一站起來,描述他們信仰的宗教:每星期的聖日是哪天?信仰的內容是什麼?有什麼樣的禱告詞?她說:「我是德魯茲派。我們沒有聖日,我不知道我們的信仰內容,而且我從來不用禱告。」老師則回答:「妳在編故事!我要跟妳母親說。」當然啦,如果老師真的這麼做,蜜莉亞的母親就會證實她說的都是事實。「那些服從各種儀式的人,真的很難理解德魯茲派的教義,」以寧靜理性的安娜堡大學城為家的德魯茲學者琳達(Linda)說道,「它跟中國的體系很像──我們有傳統,但沒有規定。」
宗教是個磁鐵,它的吸引力道往往比任何隸屬關係更強,甚至超過種族。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