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充滿著日式吐槽,但我覺得不太好笑可能因為敘述的對話和情境比較適合用漫畫或影像呈現 不過很喜歡結局那種一切都冥冥之中有了安排的設定 最後坐在車裡的那女人表情如果影像化應該非常精采!
小說的題材很禁忌呈現的形式也很明顯(例如類似電影的轉場令兩段故事情緒巧妙銜接在一起的這種手法) 小說中以女老師的視角來述說故事 用了很多文字和描述來表達女老師的痛苦與「陷入」的那種困境 但覺得那種苦僅止於文字,很表象也很表面,不夠透徹 沒有窺見女性內心的幽微
覺得裡面的幾個女人都很逞強不論在嘴巴上、姿態上或是架式上 但總在某些時候洩了底,讓自己纖細的感情被入侵 有時渴望溫度或撫摸 有時則是需要別人給予的治癒或是認同
從第一人稱來看待別人處理自己的屍體這一個角度很疏離,也很冷酷感覺是平淡的口吻,卻看得讓人心寒
有些很實用,例如稱讚人時應該從「這個人自己不知道,但他人知道」的這個面向去稱讚有些似乎不一定,例如談判該坐的位置,進而引申到會議上想取得大家認同時該安排的位置為何 感覺談話中有很多變因是會影響談話結果的 成效不好說...
看完這本散文很欽佩的是萬成目學可以針對他喜愛的人事物做很詳細的敘述 而不是僅以空泛的形容詞帶過 例如關於《渡邊篤史的建築探訪》節目和渡邊篤史這個人 在我看來這應該是個我不會停留目光的無聊節目阿! 但萬成目學卻用他的敏銳觀察及對這麼節目深刻的體會說服我: 「喔,這種和建築相關的節目應該也蠻有趣的嘛」 要是我自己 大概會說「這個節目超級好看的耶,而且那個主持人超有才華、超好笑」 依照萬成目學的標準應該就是 「噗噗,10篤史」(滿分100篤史...)
看完電影再來看小說,對於徒弟和老師的內心世界不再覺得曖昧不明兩者一樣好看
作者利用自己的專業將父母以及自己分析的透徹 而她的雙親是當初那對相愛的男孩與女孩也是陪伴自己的父親與母親 藉著父母的書信內容 作者何其有幸能夠見證他從未參與過的父母親的歷史 並能藉由那些信件以及自己和父母親的相處經歷描繪與分析出父母形象與個性的養成、人格特質 這種經驗令人羨慕
喜歡看作家的散文尤其是文筆本來就比較幽默的作家 常會在生活上不起眼的瑣事中發現妙趣 再用作者自己的語言把這種小趣味分享給作者 就如同書中所說的 雖然只是把各種蠢事記錄起來,不知道派不派得上用場 但是「這絕對不會是勞而不獲」 萬成目學確實用這種蒐集起來的蠢事引起了我對生活上的共鳴 另外也帶給我一些震撼 例如在看完〈新歌天堂〉後瞪大眼睛想著:「這個人也花太多時間在這件無聊的事情上了吧!」 同時卻又好看得欲罷不能
覺得這本書算是一個打底書裡面提到的各個項目是長到這個年紀應該要注意到的地方 包括金錢觀、服裝、禮儀、交流應對、身體保養......等 要真正變成成熟大人的話,還得針對這些項目做適合自己的調整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