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5
白藍世 新增 1 則書評
04
22
白藍世 新增 1 則書評
婚姻會讓人看穿愛情的虛實,因為要組成一個家庭,繁衍子嗣後代的重責大任 ,就必須用婚姻套住另一個女人的無知。 這樣一來,他就能輕鬆擺脫某種傳承的約束,如果愛妻不能事事以丈夫為首,那麼就是不良人妻,丈夫依然獨坐家庭首位。 女人怎麼看待自己的丈夫。 大概是要對方甚麼都有肩膀,就連帶孩子也要很有本事,否則就會家事分工不均而被女人嫌棄了。 男人不是女人,天生就有種懶散(特權) 因為是男人,所以不必帶小孩。 因為是男人,不用會做家事。 因為是男人,可以發出指令要女人服從。 女人身兼數職,上有婆媳之爭,中有夫妻之爭,下有養育之爭,最後無事不爭。 更要是十拿九穩。 丈夫除了養家也可能不用養家,但辛苦的一定是女人。 女人卻在婚前覺得男人可以是幸福夢想的唯一選擇,如果不婚,那麼下半生就只能變成老女人,無所依靠了。 婚姻騙了女人,而女人卻騙不了男人,結果自苦自怨了起來。 幸福在婚姻裡到底製造出多少假象,身在其中的人很想逃開,卻哪裡也去不了。 結果營造出奇特的現象,婚紗公司生意興隆,新娘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往往是自顧自的想像罷了,因為新郎並不會因為一只結婚證書,就改變自己原生家庭對婚姻的約束與壓力,多半是為了給個交代。 甚至也認為結了婚的男人,才是人生勝利組,這無疑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當女人指控男人的不負責任時,童話裡的一切都將成為呈堂供證 。 男人天生不願被命令,即便是愛妻三催四請,還一臉不願,這就是男人的本來面目。 既然想要坐享婚姻中的所有福利,卻不認為自己應該與愛妻一同分擔,那實在是奇怪的價值觀。 男人比女人更渴求一份愛,卻不願從中耕耘,把自己形容成體貼的好男人形象 卻十之八九沒有到位,只是做做樣子。 婚姻裡的男人是個頂尖的演員,演慣了好男人的角色,卻從不知道演戲之外的人生,還得是穩紮穩打。 男人步入婚姻後,更加狡猾,而女人卻成了最稱職的囚犯(逆來順受)
04
17
白藍世 新增 1 則書評
一個人就是沒有其他共同生活的記憶,因為一個人的組成的時光,看似單調,其實蘊藏著對生活的各種反饋,需要花更多時間整理,所以一個人就成了最佳主題。 活著,就要吃。 需要透過飲食來讓自己的生活更有飽足感,否則但靠滿腔熱血與青春洋溢,難以為繼。 腸胃是一座廟宇。 如果你不想要激怒眾神,最好乖乖供奉當季的新鮮蔬果與各類肉食,有敬畏之心,才能永保安康。 年紀是一個分水嶺,在你開始意識到生活不再只有打拼 ,而是想從飲食中尋求慰藉的渴求,愈來愈強烈了。 生活本身就是幸福的起點,該做甚麼或想做甚麼,展開拉鋸,最終是想做甚麼獲得首肯,不再覺得是麻煩,而且還樂在其中,這就是奇妙的轉變。 人生不是只有戰鬥,有時候不戰鬥才是真正的贏家。 輸贏本來就是一面倒的事情,然而面對轉變,不得不承認,小事也能立大功。 對於生活該如何取捨,這樣那樣,過去都太堅持,如今卻顯得欲振乏力,只有在自己獨享的天地中才能找到些許快樂調劑。 小事,就是日常必做的每件事,能與生活連結的,都需要細心調理,讓自己可以更放鬆。 放鬆很難 因為一鬆懈 整個人就走鐘了 如果你也發現自己的青春不再,反而成了時間俘虜,體能與體態開始走下坡,那麼健康生活與飲食,就是你生命救贖中的必要之惡。 我以為你知道怎麼活,偏偏活著本身就是必須歸零,然後像個單純孩子以好奇心挖掘所有事,直到你笑出聲來,對著自己點頭稱是,滿意為止。
04
12
白藍世 新增 1 則書評
這不是一個數學題,而是連想都不必想的事情。 時空把我們帶往生活,我們與生活相互關聯,沒有我們,也就沒有生活。 看似生活依賴我們,其實我們只是畏懼生活,所以在生下來的那一刻起,努力活著。 吃喝拉撒睡。 醒來之後,就又是另一番人生體悟。 你得融入社會,然後學習如何不犯錯,以為不犯錯才是人正常的表現!? 表裡不一的人,犯錯只是隱患,不犯錯才是病根。 這樣的人外表下特別得體,內在卻充滿了病兆,你不說還真以為這樣的人活得風風火火。 其實就只是一個騙自己又騙別人的人而已。 關係裡有了牽絆,你不說誰都明白。 這是一個無法逃脫的牢籠,各樣的酷刑,讓你沉迷又無助,只能任由關係擺布, 你以為的犧牲奉獻,更多時候是自己內心的依賴太過強大,你只能繼續承認,沒有任何藉口。 人會活,也會死,過程就如儀式,長短而已。 你活著,對於死亡,會保持某種謹慎。 你死了,對於活著的人,只能夠向記憶致敬,然後慢慢把你堆放在記憶之中,等待他日與其他亡者相會。 死亡沒有生活的諸多煩惱,就都拋下了,也只能是這樣。 活人就沒那麼輕鬆,無時無刻都在得失間爭奪或放棄,到頭來,沒有了自我,藉由合理的解釋,讓自己學會釋懷,這是人生最大的玩笑,也是最真實的故事。 故事多了,人的議論也多。 人如果可以活得輕鬆,沒有故事,自由本身會帶著你周遊生命各處,看著聽著想著感受著,但都不再有妨礙,這樣的清醒,活著也就不費力了。 無所事事的年紀,在社會的批判下,你無權反駁,卻也造成另一世代的疏離感。 對於未來,責任大過意願,因此需要背負必要的社會責任與社會期待, 結果青春獻祭之後的人生,未必比較好過,因為永遠也滿足不了, 失落的人生,開始對你進行追討,你只有虧欠,而且是更大的虧欠。 忠於自我,是性命攸關的事情,你總要與社會觀感衝突不斷中找到一個安身立命之所。 生活是複習你生命的課題,以前你或許早活過,現在不過是溫故而知新。 變化裡充滿奇蹟,如果你不想再錯過,奇蹟就在你眼前上演無數次。 沒有言語交鋒的日子裏,一個人未嘗不是最好的開場。 有了獨處的時光,生命不再難熬,因為你發現自己的存在,是最自然的事情,無論你怎麼活/怎麼死,中間值得你說一句謝謝的事情,還是很多的。
04
10
白藍世 新增 1 則書評
男人也是人,活在人間,在你眼前晃來晃去,無論你有多飢渴,別忘了,正常的社交透過擴充你的社交領域開始。 男人對新奇的事物好奇,如果你有男人所沒有的特質,吸引他,實在不費力。 因為你在做你自己,而非意圖討好對方,這足以令男人倒盡胃口。 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方式與能力,當你樂在其中,只要你還相信自己也欣賞自己,又怎會不吸引男人的目光,這才是最完美的獵男之術。 吸引某人,是你與生俱來的特質。 你不必成為他人的完美,必須討自己喜歡,就沒有假設性的提問或質疑自己,自信面對,也能以自己的方式看待這個世界,不用輸贏支持你的論點,但感性出發,就不需要自圓其說,反而引起共鳴。 男人就怕別人不相信他。 男人也怕自己被忽略。 男人更怕被人背叛。 男人還是怕毫無用處。 男人居然怕在關係中孤軍奮戰,他需要夥伴--你是嗎? 男人需要性與愛的滋養,同時,你也得是這兩樣東西的擁有者。 意思不是要你去玩弄男人,而是跳脫出你對戀愛的盲目追尋,不是要男人非你不可,而是你如何讓你自己成為單身的亮點。 單身時的你,是最好的狀態,因為你才知道如何經營自己。 生活豐富,就能把你個人魅力釋放出去。 信息是,你是值得認識的對象,同時也是帶來全新經驗的對象。 不要為戀愛而戀愛;簡單說,你就是自然表現自己,沒有卻步,卻樂意分享自己與生活,哪怕是你的糗事,一樣吸引人。 對人保持高度的興趣。 去聆聽,不見得是八卦趣聞,而是對這個人有興趣,成為他人聽眾,才能聽出弦外之音,創造關係中另外的可能與機會。 有了話題,關係也就拉近了。 讓男人擁有你為樂,而不是讓男人疑惑你,一切都只是從你願意去認識彼此開始的。 有誰會對快樂的事情說不呢。
04
05
白藍世 新增 1 則書評
04
03
白藍世 新增 1 則書評
讓自己好好睡上一覺,隔天醒來,整個人像重新活過來一樣。 雖然憂傷的經歷,無可避免,卻是通往勇氣之門最快的捷徑。 人在平順的時候,不會有勇氣的需求;不過,生命多些轉折又何妨,不過多一次練習勇敢的機會。 愛自己,是負責的表現。 如果你的愛沒有人珍惜,那你更該珍惜你自己,這是對自己負責,一點負擔也沒有,就是把自己從失落中找回來罷了。 很多人只想在失落中繼續失落,以為這樣就能挽回已經發生的事情,時間不會給你任何藉口,即便你有正當的理由。 生命有限,能做的事情,只會比以前更少,所以愛自己變得刻不容緩。 生活沒有重心,可以是任何人,所以這種事很常發生,既然這不是特特殊案例 就能相信自己可以度過這難關。 生命沒有你想像中那樣的不堪一擊,有了深刻的體會,自然心會帶著你一步步過關斬將。 相不相信愛情是一回事,但相信自己是自己的決定。 決定會帶來改變,無論結果是甚麼,愛自己只會更好,並不會更糟。 愛不會做出超出你負荷的事情來,言下之意,就是你擁有愛的能力,這是學習和接納的好時機。 可能在感情路上,不順心不如意,都能藉此轉化你對情感的態度,化暗為明。愛自己是最好的決定,也是最佳的選擇。 是誰陪著你,當然是自己,把自己照顧好了,愛也能成熟。 這樣的自己,會在某個時刻遇見幸福。 看待一件事,你可以悲觀,也可以樂觀。 太想要把事情找到一個可以接受的原因,過度分析,苦的還是自己。 快樂其實不難,就只是把事情輕放,能做的不過就是讓自己活在一個比較能接受的狀態,也許你的周遭有太多負面的事物在影響你,但你仍然有選擇權。 選擇去感謝,就算不好有甚麼關係。 做甚麼或不做甚麼,只要在能力範圍內,相信結果都是帶來祝福的。 祝福不會馬上兌現,等待的人,不會吃虧的。
03
27
白藍世 新增 1 則書評
對於動物的印象,來自於電視上張小燕主持的頑皮家族。 這樣講,大家就大概知道我的年紀了。 在台灣要想見到動物的蹤跡,不是不可能,只是台灣原生種動物的棲息地早被破壞殆盡,多半只在人煙罕至的區域才能有緣一見。 加上外來物種的入侵,更讓台灣原生種的動物們,面臨空前的危機。 大自然在過去,並不被人類所尊重,所以各種汙染帶來的危害,不只是動物,就連植物界、昆蟲界,甚至是人類本身也受到波及,避無可避。 真要友善與大自然互動,就必須學會尊重大自然運作的規律與法則,任何過度人為的干預都會造成不可逆的遺憾,甚至產生更多的問題。 我們都說小動物很可愛,然而,可愛動物的本性就不該被人類馴養,因為動物是屬於大自然,並非是人類的私有財產。 11歲的你,有養過小動物嗎? 11歲的你,是否能理解動物間弱肉強食的本性,並非只有殘酷可言,而是最根本的智慧,一物剋一物是萬物間的相互制衡的智慧,在人類情感的觸碰下常常被誤解成嗜殺成性的暴力。 生命在四季的變換下,生氣勃勃,也同時並存著生死交替瞬間的面貌,沒有絕對的可怕,也沒有相對的衝突,只是人類用大腦勾勒出理想國度中的和平,未必對自然界多元物種的生存有正面的幫助。 相反的,在荒野求生的意象中,為此衍生出各種求生技能與本事。人類可以為了一日三餐,獵殺動物,動物難道不可以為了生存的理由,追逐獵物或啃食植物的果實與根莖葉。 我們離開大自然太久,以為只要走進辦公大樓,透過網際網路,傳遞資訊或經由科技精算,就能溫飽的今天,試想在嚴酷環境下的生物們又是如何在生物鏈相互依存的界定中努力不被獵殺或者掩蔽獵殺。 人類的角色,過度的同情,反而招來禍端,必須有承擔治理之責。也許你是個無神論者,無畏於他人,不過當你涉險進入蠻荒之地,便知道生存只是單純地活著,至於死亡,也不過是回歸大地,受其滋養,也為滋養他物所命。 天地萬物皆有靈,相互較勁,且是彼此敵對,源自於未知的起初,那裏曾經是樂園。 反觀今日,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以前發生過的事,現在依舊,沒有不同。四季或有更迭,按部就班,不早不晚。 三月裡的春光,分外明媚,一抹嫩綠,就在樹梢間,悄然現身。 透過銀絲的蛛網,正有一隻斑蝶誤觸陷阱,暗處蠢蠢欲動的身影,迅雷不及掩耳,將其纏繞。 隨即,四月就來,眼睜睜。 輕盈飄落的羽翼,曾經嚮往湛藍的天空,如今只是人間的信差,傳遞著日日夜夜,無聲無息。
03
25
白藍世 新增 1 則書評
世界運作都在某種尺度標準之下,所以我們發現只要自己跟不上就會焦慮,甚至被這個世界所否定。 生存的價值完全被抹煞。只能拼命追趕,直到自己筋疲力盡為止,最後甚麼也證明不了。彷彿自己就空氣一樣再度被忽視,愈是期待別人的肯定,自己就愈焦慮,惡性循環之下,還是在「同樣的問題」上打轉,心神不寧,也把自己推向心理病兆的邊緣。 甚麼才是我們自己或者我們老是繞著地球跑,不累嗎? 我是累了,所以不再打算跟進,否則身體只能報廢,精神心理層面的不安定感也會再次引爆。 是不是甚麼都不用做比較好呢。 做與不做,都不見得正確。 要問的是,我們身處的環境裡有太多選擇,而且我們被迫選擇的機會大過「我們需要的」選擇。 人生來就簡單。 不過環境裡有太多選項「要是你甚麼都想要,那你的選擇就充滿了比較、對立 、失衡而已,看過交通事故裡的車輛沒有,沒有一處完好的,甚至連命都賠上了。 人需要的寧靜。 時間是在認知上只有更快,求快的結果是更慢,慢到你再也做不出明智的選擇。 快,並不會更好。 內心,沒有區別,只有完整。 當你開始向外求的時候,內在就不見了。 內在不見了。 你整個人就只能雞蛋挑骨頭,愈挑愈上癮,極度病態。 需要獨處的時光。 跟自己相處焦慮嗎? 坦然自在,才能在內心找到僻靜之所。 在那裏,你很安全,很自由,對外才能不受制約。 忙中有序,臨危不亂,甚至在人群裡你有自己獨特的魅力,總能一派優雅,從容不迫。 回到當下。 這不是幻想,而是給自己最實際的建議。 選擇或許太多,但你仍然可以在選擇面前停下腳步。 此時此刻,最不能接受的,就選擇接受,沒有抗拒,只有包容,自然你會明白哪個時機最利於出發,甚至懂得欣賞周遭的變化,以此為樂,沒有情緒干擾,只有寧靜 。 你說還有甚麼好做的,好不做的。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