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月刊 04月號/2024 第233期

4.6 / 18
  • 語言:繁體中文

一次讀懂地緣政治
變動時代的管理必修課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2019年曾說,台積電將成為地緣政治策略家的必爭之地,當時中美對抗火苗剛起。《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2021年封面專題稱台灣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時間來到2024年,地緣政治愈演愈烈,CNN說台灣沒有最危險,只有更危險。在全球經貿網絡緊密交織的情況下,經理人必須掌握國際局勢變化,了解、評估地緣政治帶來的衝擊,方能及早因應。


【編者的話】

無可逃避的必修課

在2022年,媒體出現這則報導:台積電開出「商業情報分析師」職缺,應徵資格必須具備政治學博士學位,而且需要有美中台關係以及政治經濟學背景。

有些人出於話題性,把焦點放在文科生也可以進台積電,以及可觀的幾百萬年薪,但是以下這段文字,應該更足以說明,為什麼是在此時此刻,開始招募具備政治經濟學或國際關係專業的人才。

半導體產業資深分析師麥爾康.佩恩(Malcolm Penn)在他創辦的市場研究機構「未來眼界」(Future Horizons)的網站上,這樣分析假設中國武力犯台的話,可能會導致的災難性衝擊:「晶片存貨快速耗盡,世界各地終端設備生產線將在幾周、甚至幾天內停擺,近乎瞬間,對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造成的衝擊,比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間封城所導致的衝擊大上數級。」

地緣政治的範疇當然不限於美中台關係,地緣政治課也絕對不是台積電這樣在世界上動見觀瞻的企業才該上。這幾年,在採訪過程中,也遇到愈來愈多企業領導人,為了確保企業的長治久安,更廣泛考量國際局勢和潮流趨勢,做出分散或重置生產據點的決策。在多變的世界裡,企業必須隨時保持警醒,還要盡量追求靈活彈性,最終做到擁有韌性,抵禦各種風險。

顧問公司麥肯錫曾經在一篇名為《全球公司如何管理地緣政治風險》(How global companies can manage geopolitical risk)的文章裡,建議企業在評估潛在的地緣政治風險時,可以採取的短中長期行動。

短期行動可以成立危機因應小組,分析實質上會威脅中斷公司營運的政治事件,辨識潛在風險,以及研擬緩和危機的策略。

中期行動可以定期向公司董事會和高階領導人簡報,關於相關地緣政治風險,討論的議題可以聚焦在3個風險領域:品牌和聲譽、營運議題(像是網絡安全策略),以及產品、服務和夥伴關係。

長期行動則是展開情境模擬,探索各式各樣潛在的風險,以及研擬潛在的因應策略,包括分散營運據點、掌握地緣政治的重大危機和挑戰,進行必要的投資或調整,以及觀摩同業如何因應類似的衝擊情境等。

地緣政治課就像危機管理一樣,「重要性」無可忽視,「急迫性」見仁見智,因而難以嚴肅而認真地演練。如果不在還沒看見冰山就開始模擬出現冰山的可能,也沒能在看見冰山的一角時,就開始預想撞上冰山的機率,而是等到冰山近在眼前才「臨機應變」,這不是永續經營,而是存亡賭注。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