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來自馬里烏波爾

沒有影子的媽媽與其歷史謎團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6269725779

首部為二戰的百萬東歐勞工立碑之作!

席捲歐洲排行榜的奇書,不只是夾縫中的女子命運,更窺見世紀全景,

最後一塊戰後文學拼圖,就此生成。

  「作為世紀全景的家族史!」——《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

林育立(記者)、鄭芳雄(台大外文系退休教授)/ 專文導讀;

房慧真(作家)、黃哲翰(UDN Global轉角國際專欄作家)、鍾文音(作家)/ 重磅力推

「我那可憐的、被逼瘋的媽媽!」娜塔莎.沃丁在書寫大半生之後的大膽嘗試,摸索近乎空白的家族史,讀者也終能瞥見那被世人遺忘的歷史碎片。

這部作品以動人的黑暗之光照見代表數量龐大、數百萬人的命運,一個世界的、具歷史性的文學事件。

十歲的女孩不知道自己屬於某種人類殘忍拋下的戰爭廢棄物,被視為戰爭遺留下來的「人類垃圾」。從小不知為何住在「流離失所者」集中營,更不知母親來自哪裡,經歷了什麼?「如果妳看到了我所看到的」 ,沃丁的母親一遍又一遍地說這句話,但她的意思卻被帶到了她的墳墓裡。

  .席捲歐洲排行榜文學類,德國暢銷榜長居第一名。

  .獲萊比錫書展大獎、德布林獎等。

  .獲歌德學院 New Books in German年度選書。

  .銷售超過100,000冊以上,售出十餘國版權。

  .本書是歷史資產上的一張「重要臉孔」。

  一段被歷史掩埋、不被照見的摺痕,一出版即震撼國際,

  更因濱海城市馬里烏波爾一再遭逢的戰火命運,再次被聚焦。

作者沃丁在網路追尋她無人知曉的烏克蘭母親,從一點蛛絲馬跡為始,翻出歷史被掩蓋的一頁,解開畢生抱持的母親與家族謎團,更直擊眾多歷史場景,揭開多種面紗。

她的母親1920年生於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1943年因成為「東方勞工」與其丈夫一起被驅逐遣送到德國。書中講述了關於戰爭大屠殺後,東歐工人強制勞動的生活飽受壓抑的景況,也為歷史下了註腳:第三帝國強迫勞動真相,一段鮮為人知的史實片影。

她的母親搭船來德國前就曾目睹其貴族家庭在史達林恐怖主義中毀滅,又於德國歷經希特勒統治的時代,罕見經歷過兩大強權。二次大戰後過十年,她的母親於三十六歲選擇自殺身亡。隨著事件一一浮出,這位沒有影子的母親幽靈般的存在終於有了立體的生命臉孔,彷彿是遲來的奇蹟!

出版後讀者感動讚譽這本書為一張歷史資產的重要「面孔」,給予極高的評價,更席捲歐洲文壇與德國暢銷榜,受到高度矚目。

作者簡介│

娜塔莎 · 沃丁(Natascha Wodin)

1945 年12 月 8 日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的福爾特(Fürth),父母是二次大戰時被送往德國作為強制勞工,她在戰後安置無法歸鄉的「流離失所者營地」(DP-Lager)長大。母親在她十歲時自殺,之後她被送至天主教孤兒院。1970年代初擔任俄語口譯和筆譯之前,曾擔任電話接線員和速記員。1983年第一部小說《玻璃城》(Die gläserne Stadt)出版後創作不斷,出版過多部小說,也經常獲頒多種德國重要文學獎項,包括赫曼.赫塞文學獎(Hermann-Hesse-Literaturpreis)、格林兄弟獎等。

這部《她來自馬里烏波爾》一舉獲得多項大獎,包括德布林獎(Alfred Döblin Preis,2019年)、萊比錫書展大獎 (2017年),及奧古斯特.馮.普拉滕伯爵獎(August-Graf-von-Platen-Preis)等。現居柏林及梅克倫堡(Mecklenburg)。

譯者簡介│

宋淑明

德國慕尼黑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曾任慕尼黑大學、柏林洪堡大學講師,兼任中山大學講師。著有《德奧,這玩藝!戲劇篇》,譯有《沒有神在的青春:一個考驗良知的故事》、《約伯與飲者傳說:奧地利作家刻寫無家與流浪心境代表作》、《兔子啊,這不過是個過程》、《消失吧,紙本世界!》、《末世國度》、《邊境行走》等。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