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好的工作

4.6 / 6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6267375242

  ─────────────────
  〔身分危機 identity crisis 〕
  德國精神分析學家愛利克.艾瑞克森
  用來描述二戰退伍軍人,因失去了自我
  認同的關鍵而引起的不安全感時期。
  ─────────────────

  當工作=自己
  高度的期待、超時的工作、過勞的身心也隨之而來。
  一旦遭遇變動,許多專業工作者也會身分危機。
  變動因素可能來自:
  一,職場人際:與上下屬、同儕甚至對公司的關係
  二,個人身心:心理與情緒、身體疾病影響
  三,外在環境:新冠疫情、經濟因素裁員

  ❐ 這是一本尋求生活與工作平衡的實境指南,
  不必等到身心俱疲的那天,我們都能找到更健康的工作關係。

  { 建立健康的工作關係界線 }
  了解自己落在「整合者─分割者」光譜中的哪個位置
  ☺整合者-不介意工作和家庭之間界限模糊的人
  ☻分割者-強烈希望工作和私人生活劃淸界線的人

  擁有記者和設計師等多重身分的IDEO前設計總監,從一個認同「懷抱著熱情去工作,就不認為是在工作」的價值觀中,逐漸發現工作與自我認同綁定的單一關係,一旦失去工作,將面臨人生的重大崩壞。

  他實地訪談了許多不同型態工作者的經驗,及他們透過什麼方式釐清工作與生活、產值與自我價值;佐以大量爬梳的「人類近代工作史」、心理學觀點與社會學家研究數據,為陷在工作關係中的人提供一面鏡子,讓我們從中審視自己與工作的關係。

本書特色

  ⧉ 掀開過度工作的底層心理:以工作為中心的忙碌揚棄了生活的其他面向,深信工作能為自己帶來價值與尊重,將情緒與工作關係高度綁定、界限模糊。

  ⧉ 展開工作歷史看清脈絡:因不認同「贖罪券」販售,新教發起「天堂不可買賣,努力勞動才能服侍神」,鼓勵信徒找到自己的天職;後因宗教的政治傾向不受年輕人信任,越來越多無宗教者「改信仰工作」。

  ⧉ 透視資本主義的全面滲透:舒適的辦公室、托育中心和健身房,以員工福利打造全天候工作的環境、提供產值;公司「產值」如何成為了人們自我衡量「個人價值」的同義詞。

作者簡介

西蒙.史托佐夫(Simone Stolzoff)

  來自舊金山的作家和設計師。曾任Atlantic Media的編劇和全球創新公司IDEO的設計總監,為谷歌、微軟、Facebook等公司設計有關如何培育、吸引和留住員工的方案。為《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大西洋月刊》撰文。畢業於斯坦福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工作之餘,他經營一個線上讀書俱樂部、寫詩,或到戶外走走。

譯者簡介

陳珮榆

  曾任海外媒體編譯多年,現為專職譯者,近期譯有《別想那隻大象!》、《瞬間吸睛行銷力》、《洛克菲勒談賺錢》、《享受挑戰,贏得漂亮》等書。歡迎賜教 Instagram⧇ jacqueline923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