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慈普渡救劫真經

1 / 1
  • 語言:繁體中文

瑤池老母。利濟人天。洪慈救劫演真詮。苦海作慈船。普渡收圓。恩澤遍垓埏。皈命
無極老母無量壽應化大天尊。三稱九叩
爾時

瑤池老母在無極宮中。正值蟠桃初熟。乃命董雙成仙姑、麻祖元君。暨三千侍女。宴萬仙於閬苑之間。仙樂齊鳴。彩雲爛縵。白鶴蹁躚。諸真題詩祝嘏;列聖稱觴呼嵩。天開瑞氣。逸興方酣。餐火棗、飲瓊漿、斟龍膏、擘鳳髓。酒過數巡,皆已酩酊。時水精子仙祖、洪鈞老祖、慈航尊者等俱。揖拱
母前。而言曰:閻浮眾生。延康末運。迷昧靈性。苦海沈淪。作惡者多。行善者少。視仁義為敝屣;看道德若弁髦。子不孝其親;兄不讓其弟;夫婦不和;朋友不信;貪戀富貴。未知反省。
恭請

老母洪慈。重闡學道修身之經。證聖成真之文。上智者,勤悟玄機,還原返本;下智者,曉行善事,植果培因。於是
老母登寶座。再傳貝葉。普度救劫。而宣言曰:「蓋自子會天開;丑會地闢;寅會孕育三才。大道──為無極。無極──為虛空。由太極──而生兩儀。由四象──而生八卦。生生死死。易殼投胎。萬彙興衰。無有窮盡。」
天地,生於無極之後──道之體也。
陰陽,生於太極之中──道之用也。
合之,則人以成形;散之,則物以成象。
鉛汞,乃參禪之丹藥;忠孝,為修身之綱常。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易曰:形上,謂之道;形下,謂之器。
非器──無以載道;非道──無以載器。
以無形有,以有之想,非道也。
以實形虛,以虛之見,非道也。
靈覺法性,無人我、無色相,不可以言語喻也。
清靜妙玄,無表裡、無內外,不可以智慧識也。
大道圓明,非窮理──無以悟。
金丹秘奧,非靜坐──難以生。
愈入至纖、至細,方得至聖、至神。
四相皆空,識得本來面目;三心俱了,認明自家根苗。
修身養性,不能有靜──而無動也。
鍊氣團神,不能有動──而無靜也。
心無其心,內安真性;物無其物,外除妄想。
保固元陽之清,神注寶穴;激發真陰之濁,竅守玄關。
定以平氣,柔以制剛,有為也。
順以通天,化以達地,無為也。
道之大矣!如日月之光輝。
道之高乎!似山岳之磅礡。
伏虎降龍,鍛二炁之妙藥。
烹烏鎔兔,成一粒之寶珠。
運精,順其自然;裕氣,由其變化。
身如蓮花之潔,則精定。
性似桂樹之香,則氣足。
聖胎結成,或生奼女;金丹鍊就,或產嬰兒。
高駕雲霞,往來仙島。得遁水火。出入瑤池。
偈曰:
修真混俗好韜光圓即圓兮方即方
隱顯精微人莫識更從何處覓行藏
彼時
玄玄上人。聞信香。身騎青鸞。遨遊寥闊之野。參與勝會。與群真。握手言歡。共諸仙。開懷飲酒。其樂盎然。乘興而頌曰:
普度龍華勝會開祥雲萬朵映瑤臺

善哉老母金篇著好搭慈航彼岸來

少焉

太上道祖
釋迦佛祖
駕三花聚頂之雲;踏五炁朝元之霧,接踵而至,合掌同作讚曰:
宏開普度著玄文功德巍峨孰與倫
奉勸眾生勤樂道金丹鍊就返天閽
於是
瑤池老母復開金言曰:
陽精、陰氣,聚而成形,神之伸也;

魂游、魄降、散之為物,鬼之歸也。
人之生時,如水之結為冰;人之死後,猶冰之融為水。
立德造功,功圓──得上天堂;為非作惡,惡滿──便墮地獄。
有生有死,有毀有滅。當鍊不生不死,以成不毀不滅。
天壞其形,靈光悠久不壞;人亡其體,真性永遠不亡。
妙法圓融,廣種菩提之果;玄機洞徹,高證涅槃之因。
修菩薩行,心存利物,成佛者──惠能(六祖)也。
建孝悌功,願抱度人,歸真者──虞舜(舜帝)也。
金丹鍊就,超凡入聖,配無極之長存者──呂祖師也。
俗胎脫化,旋乾轉坤,歷萬劫而不墮者──許真君也。
參六度,而性靈明;運八識,而心自在。

向善者,邪魔避之;鍊道者,鬼神護之。
灌溉慧根,神通,與天地合一;
栽培元命,禪定,與星辰同光。
順乎人道,則養形住世;超乎仙道,則證果昇天。
有正氣,而無忠實者,則漸入於刻也;
有忠實,而無正氣者,則入流於儒也
行中庸之道,無不過,亦無不及;
修至誠之玄,無太溢,亦無太燥。
節嗜好、養心氣,不思慮以亂神;不貪色以傷精。
絕狂暴、固性靈,能對境以忘情;能鬧處以取靜。
內心無著,月光穿井水無痕;
外念不侵,竹影搖窗塵弗染。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三寶鍊於微軀;萬類涵於大化。
天有日月;人有道德。日月,為雲霧所遮,則失其光明;
道德,為名利所蔽,則昧其良善。
心正,則圖謀迪吉;念邪,則處事招凶。
物欲沾染,詭譎之念未消,識力粗浮,善性之心徒具。
世衰道微。倫常斲喪。
讀書之士,孰齋心而養性!
皈佛之僧,孰明心而見性!
學道之人,孰存心而鍊性!
心不齋,無以格物致知;心不明,無以破迷引悟;
心不存,無以轉陰純陽。

道氣充盈,合天心,以行忠恕;
玄光閃爍,遵聖訓,以守義仁;
姦聲亂色,不留於聰明;淫樂慝禮,不接於心術。
惰慢邪僻之氣,不欺於暗室;
奸宄詐偽之事,不懸於靈臺。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