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5 / 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6263185951

宏觀世界史研究第一人麥克尼爾集結一生研究心血之作,開創史學新論述
全書收藏109張圖表,標記人類五千年的歷史年表,涵蓋全球五大洲的地圖故事,記錄四大文明交融的痕跡
暢銷五十餘年的經典著作
歷史研究案頭必備
美國各大專院校世界史課程最愛

為什麼學歷史?為什麼研究世界史?
來自一位歷史學家最誠心的回答:
「我們定當窮盡祖先留給我們的語言與智慧,相信必能找出滿足所有人、在所有時空下都成立的真理。」
──史學經典《西方的興起》、《文明之網》作者 麥克尼爾

威廉.麥克尼爾這部廣受好評的單冊世界史強調中東、印度、中國與歐洲這四個舊世界文明,書中尤其著重文明在歷史中的互動關係,並網羅近期的考古發現。本書涵蓋了文明的所有層面,包括地理、交通、科技與藝術發展,不僅內容包羅萬象,連文字也引人入勝。
本書也詳盡介紹了現代歷史,穿插了許多圖片、地圖與年表,並在每部結尾處附上書目提要,提供進一步閱讀的書單。書中簡明的敘述與無所不包的介紹,非常適合做為學習世界史的閱讀書籍。

作者簡介

威廉.麥克尼爾William H. McNeill
1917年出生於加拿大溫哥華。畢業於芝加哥大學,之後在康乃爾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曾任教於芝加哥大學歷史系,為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榮譽教授。
曾任美國歷史學會(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主席,開啟宏觀歷史研究的學派。麥克尼爾治學嚴謹,著作等身。1963年出版的《西方的興起》享譽全球,更在1964年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肯定,是一部兼具學術性和通俗性的歷史著作。
麥克尼爾探索舊世界文明如何相互影響、西方文明在過去五百年間發生的巨變等等,對史學理論發展有莫大的影響。尤其不同於史賓格勒(Oswald Spengler)等人主張文明是個別、獨立地發展,麥克尼爾強調文化之間彼此融合。
麥克尼爾因其對歐洲文化與科學的卓越貢獻,而於1996年成為第一位榮獲荷蘭政府基金會伊拉斯謨斯獎(Erasmus Prize)的美國人。
麥克尼爾著述編纂的作品多達二十餘部,包括《西方的興起》(The Rise of the West: 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mmunity, 1963)、《歐洲的草原疆界》(Europe’s Steppe Frontier: 1500-1800, 1976)、《歐洲歷史的塑造》(The Shape of European History, 1974)、《瘟疫與人》(Plagues and Peoples, 1976)、《權力的追逐》(Pursuit of Power, 1982)與《舞蹈、軍事操練與人類歷史》(Keeping Together in Time, 1996)與《威尼斯共和國的故事:西歐的屏障與文明的窗口》(Venice: The Hinge of Europe, 1081-1797, 2009)。麥克尼爾與兒子羅伯.麥克尼爾合著有《文明之網:無國界的人類進化史》(The Human Web: A Bird’s-Eye View of World History, 2003),並與其他學者合編了牛津系列叢書,《世界史讀本》(Reading in World History)。

譯者簡介

黃煜文
臺大歷史所碩士,專職譯者,譯作包括《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氣候變遷政治學》、《鴨子中了大樂透》、《為什麼是凱因斯?》、《歷史的歷史: 史學家和他們的歷史時代》、《最近比較煩:一個哲學思考》等多部作品。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