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老說的話

4.1 / 7
  • 語言:繁體中文

靜老簡介:

靜老因全名當中有個靜字,所以我跟家人都尊稱他為靜老。

靜老祖籍山東省,幼年時家境富裕,後因戰亂才隨軍隊來台定居。在他出生及十三歲時,父親及母親即相繼辭世,後由三位叔叔扶養長大。他父母在世時都不是修行人,父親辭世後輪為鬼道,母親輪為越南人,但都因托靜老修行之福,現都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

靜老民國二年出生,表相看似六十幾歲,曾任職專科老師退休,行步快穩,說話聲音宏亮,不愛名利供養。靜老從沒有去過任何道場或寺廟,沒看過任何經書,心清淨沒有妄念,心只有佛,及一句佛號念到底,不曾更改或加入任何法門(一門深入)。

靜老小時候,當時家鄉並沒有寺廟、佛法。有天在學校下課時(靜老當時六歲),他與一大群小孩正在休息室游戲,當時不知道從那裡走過來一位和尚,出現在靜老跟前,笑笑的就把靜老抱到桌面上坐著,教他(靜老)雙手合掌,雙腳雙盤。之後和尚又走回小孩群中兩只手一邊各拉一個男同學,站立在他(靜老)身邊,一邊各站立一個,(當時同學站立在地上)。隨後和尚就跟靜老說了一句:「持名南無阿彌陀佛」,之後即哈哈大笑就不見了,(因當時年紀小又想玩,根本不會去注意和尚是往那裡走)。回家之後曾問長輩:「什麼是持名南無阿彌陀佛?」,但長輩都聽不懂他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從此他(靜老)也就不再跟任何人提起這件事情,但從那時候起,靜老就開始自己默默持名南無阿彌陀佛。

靜老事跡略說:

一、靜老小時候曾跟幾位表哥及朋友到湖邊去玩水,因為當時他不會游泳,所以便手扶著一艘小船,在湖中戲水。後來表哥們告訴他,把手放開可以玩得更盡興,但當靜老手一松開,他就立刻往湖底沉,喝了好幾口湖水。此時,靜老忽然感覺到,他的背後出現了一只比他的背還要大,且毛絨絨的手掌,將他向上一托,於是靜老就回到岸邊的淺水處了。

二、靜老來台後,有很多可以當大官將領的機會,但靜老都一一推辭了。

三、靜老自從六歲時在學校遇到那位教他念佛的和尚,即一心不亂,入一相念佛三昧的層次。

四、靜老到目前為止,已經來人世間很多次,他這趟來世間的目的,並非是用公開身份講經說法的方式幫助眾生,而是默默的在暗中護佑眾生,讓眾生的苦難減至最輕,讓眾生可以過比較安定的日子,且他亦幫助眾生,信願行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序:
末學在民國七十八年開始接觸到佛法,期間雖然有在念佛,但亦曾雜修許多法門,一路跌跌撞撞。直到民國八十五年,承蒙佛、菩薩的恩惠,讓我遇到靜老,靜老視我為親人般並教導我走信願行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路。但因我生性愚癡,罪業深重,至今凡夫心還是很重,但比起以前是有改善些了。

承蒙佛菩薩的恩惠,讓我遇到靜老,且教導我這麼好的教理與方法,我從民國九十一年開始,便把他老人家教導我的話(法)筆記起來,在我的心意經靜老同意之後,再出此書與大家共同分享。
(此書的所有內容,都請靜老鑒定過,且書名亦是靜老親自取的)

雖然我們現在所緣並非像正法時期那樣,可當佛身邊的弟子,但只要我們有照正確的教理及方法去調整心的質量,效果亦是相同的,即是佛弟子。

靜老的事跡原本想多敘述,讓大家多認識他。但靜老不愛名利,並一再吩咐要依法不依人。他老人家把原始的佛法,用最淺意的文字相講出來,是為了讓因忙碌沒空看書,或看經書亦難解其法意的末法眾生,也都能方便使用的文字法相。文字相雖淺,法意卻深亦穩當。希望有因緣接觸到此書的人,能用直心學習,並時常溫習與落實此書的法意,而不要以論法的心態來讀此書,如此才能「了解佛講的教理及方法去實修」,而一輩子皆落實念佛,直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末學 李明雪 謹記

南無阿彌陀佛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