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月刊2022年04月/532期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為主動微笑的自己喝采

你曾經滑著臉書貼文,猶豫著要不要在某篇貼文下按讚嗎?還是瞥見迎面而來的老朋友或客戶,心跳加速不知道該閃開還是打招呼?關於社交,我們總是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檢視自己天生high、人來瘋的性格,當然也曾有過閃開人群的經驗。尤其是一臉素顏、不想洗頭,卻必須出門的時候,真希望不會在路上遇見認識的人,認真想想,社交自在的關鍵,或許是選擇。

大多數時候,我喜歡歡樂的人群,天生很怕冷場;但又非常喜愛獨處,可以待在家裡一星期不出門、不說話,那麼我到底是喜愛社交的外向人?還是孤僻的內向人?可以確定的是,不論群聚或獨處,我都非常自在快樂。關鍵在於那是我的選擇,想要和人群接觸時,就走入人群,想要獨處的時候,就靜靜待在家裡享受完全獨處的為所欲為。所以我們需要的是了解自己,然後盡情投入當下選擇的情境,做讓自己開心的事,因為享受每一刻的相聚,我選擇主動微笑,成為那個打破尷尬僵局的笑臉人。

在社群媒體發達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舞台上盡情展演,加上疫情期間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定,這年頭社交變得益加艱辛。或許很多人意外發現口罩是個好東西,可以擋住大半個臉,笑不笑反正人家也看不出來,但重點是你選擇的社交方式讓你感覺快樂還是孤單?社交模式沒有標準答案,完全可以依你的需求來進行,那就是最好的模式。這次我們從不同面向剖析了社交焦慮,衷心希望能對你的不焦慮社交找到有效的幫助。

期待2022年開始,我們都可以更自在的面對不完美的自己,珍惜和我們在人生旅途中相逢的每一個人,你都不知道這次相聚之後,下一次何時才有機會再見面。雖然大家都說,臺北人說「下次約吃飯」是句客套話,但身為臺北人我要說,我們說這句話的時候,是真的閃過約你吃飯的心意的,然後就把這個邀請擱在心裡了,但提出邀請的時候,我們在心裡已經和你吃過了啊!真心不騙!

張老師文化總編輯    萬儀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