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好女〉得到一九九五年時報文學獎的小說獎,被選入當年的爾雅版台灣十大年度短篇小說。〈食慾〉曾入圍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決選(但決選評審沒有很喜歡)。〈落日原鄉〉則進入時報文學獎的報導文學獎決選,在評審激烈討論後成為落選頭。我早期的文章,留這三篇就好,有進入昔日大報文學獎決選,也算值得一看。
〈食慾〉與〈好男好女〉寫的是理想的幻滅,〈落日原鄉〉則是描寫美濃的社區運動。〈食慾〉裡的社運年輕人、〈好男好女〉裡的老政治犯,在面對社會現實後喪失求生意志,但〈落日原鄉〉裡的美濃人,最後成功擋下美濃水庫。對於懷抱著理想的人,這世界很冷酷,但也還留有一線希望。
在你開始看小說前,我不想多說什麼來引導你的思緒。重新整理這三篇文章時,我的眼淚又悄悄流下。雖然是快三十年前的故事,還是能對應到現在的台灣。人類社會的問題一代一代不會有太大改變,小說家能做的就是留下時代的印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