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雜誌 10月號/2020 第410期

5 / 4
  • 語言:繁體中文

|焦點企劃|

【策略 = E×mc2⊃2;】
一個公式打造致勝策略
想從變動與紛亂的環境中勝出,公司需要一套致勝策略。運用策略相對論公式,檢視公司與競爭者的策略,幫助公司找出,如何在市場上發揮最大優勢。

【抬起頭,向外看】
五大方向,找出策略新可能
環境改變,產業界線模糊,新競爭者又不斷出現,公司想要找出新機會,成為未來市場的贏家,可以從哪五大關鍵角度切入?

|編輯部報告|

【編輯部報告】
學習區裡沒有舒適
九月中,EMBA雜誌舉辦的企業學習論壇中,邀請了五家公司領導人分享了他們的轉型經驗。現場也與Google全球領導人發展資深總監畢德生(David Peterson)進行連線,他強調「在學習區裡沒有舒適可言;在舒適區裡沒有學習可言。」

|世界企業案例|

【羅技公司執行長達瑞爾】
當小池塘的一尾大魚
以代工生產起家,製造滑鼠等電腦周邊設備的瑞士大廠羅技,不但沒有隨著個人電腦的式微而凋零,反而成為行動裝置相關產業的要角,勇奪各類設計獎項。它是怎麼做到的?

【日清食品】
乖寶寶品牌大變身
為什麼日清可以在提高售價後,速食麵銷售量依然成長,甚至擠進市價總值「一兆日圓俱樂部」的行列?為了更加貼近顧客,公司採取哪些「標新立異」的做法?

|大師專欄|

【國際品牌大師-林斯壯 Martin Lindstrom】
現在,你有什麼打算?
在疫情之後,不要指望你的商業模式可以維持原樣,也不要期待世界會回復「正常」。所以,現在你有什麼打算?

【沃頓商學院教授-布雷格曼 Peter Bregman】
讓你「說到做到」的秘訣
想要減少滑手機,一不小心又看了一小時?開會時想多聽少說,卻又忍不住說了太多?想「說到做到」,有意志力還不夠,你還要掌握一個秘訣。

|學習論壇|

【2020 EMBA企業學習論壇 】
數位轉型X擁抱改變
九月九日,二○二○EMBA企業學習論壇熱烈地展開。這是EMBA雜誌第三年舉辦這個年度的學習盛會。除了重量級主講人的精彩演講內容,另一方面,數百位帶著口罩的學員一起學習,也將成為很多人共同的回憶。

【Google全球領導人發展與教練資深總監畢德生David Peterson】
學習成為更好的學習者
當變動已成常態,我們必須學習成為更好的學習者。我們必須讓自己處於不舒適的環境下,尋求有挑戰性的新經驗。

【可樂旅遊集團副董事長吳守謙】
堅持做簡單的事情,就不簡單
透過系統管理及數據分析,可樂旅遊將顧客的聲音,變成員工、供應商改善的依據。

【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
數位轉型,溝通是最大關鍵
轉型的重點不只是科技或系統,而是心態的轉型。員工必須從心裡了解自己為什麼轉型,才能在心態和行為上有所改變。

【台灣怡和餐飲集團前執行長徐苺】
人處理好,事情就搞定了
推動教練文化,徐苺讓肯德基在三年內轉虧為盈。她指出,硬實力很重要,但事是由人做出來的,只要人改變了,做事方法就會改變。

【佳世達科技人資長林旺賜】
用聯合艦隊迎戰變動環境
為了因應環境劇烈變動,佳世達透過併購組成聯合艦隊。轉型過程中,公司如何協助雙方快速對接,以創造更大的價值?

【網訊電通執行長陳諧】
找到數位風暴中的藍天
每一個完美的風暴結構中,一定會有片藍天。數位風暴之下,公司能做的就是找到你的藍天,滿足客戶的需求。

|CEO Talk|

【光隆實業公司董事長詹賀博】
為傳產注入科技DNA
從科技產業回到家族事業,詹賀博從基層做起,每次做好一件小事。
他如何為傳產注入科技業的DNA,帶領公司從谷底創造成長?

|新書新知|

【溫度加科技】
讓虛擬銷售沒有距離
科技的發展與疫情的爆發,加速了虛擬銷售的腳步。公司在運用視訊、私訊、社交媒體等管道和顧客互動時,應該注意什麼?

【減掉贅肉,增加肌肉】
抓出工作中的時間小偷!
在工作中,你是「勞動時間提供者」,還是「價值創造者」?要提升工作成效,就必須先減去你的工作贅肉,找出偷走時間的小偷,讓你達到「時間瘦身」。

|BCG洞見|

【BCG洞見】
後疫情時代的品牌行銷
疫情打亂了所有實體的行銷活動,也阻礙了品牌與顧客的溝通和連結。
品牌應做好哪些準備,掌握哪些關鍵,才能在景氣回溫、需求反彈時,創造巨大成長?

|顧問區|

【DDI亞太區首席顧問謝明真/主答】
如何管理跨文化團隊?
隨著公司業務快速發展,公司外派了一些員工到國外分公司,同時也有許多國外當地員工加入。但因為文化與習慣的不同,團隊合作起來很不順暢,也時常發生誤會,影響公司的專案與業務。應該如何管理跨文化的團隊,降低成員間的摩擦,讓團隊合作更順暢?

|新創事業|

【配客嘉公司】
打造旅途之中的解決方案
台灣電商市場蓬勃發展,卻也造成了環境的負擔。配客嘉如何以共享包裝概念,串起線上與線下店家?

|個人管理|

【個人管理】
三個秘訣,勇敢發表演說
只要想到要上台簡報,很多人就開始全身僵硬,冷汗直流。但工作之中,總是有一些情境需要上台講話,這時該怎麼辦?

面對變動時如何更有韌性
新冠疫情對人們健康造成威脅,也對社會經濟造成衝擊。面對大環境的劇烈變動,有些人卻能穿越不確定的迷霧,把不確定變成一種機會。面對不確定時,究竟該如何讓自己更有因應能力?

|你知道嗎|

消費者和手機的親密關係
使用的工具不同,人們的溝通心態也會有所不同。比起使用個人電腦,在手機上,一般人更願意分享深入與私人的資訊?

記得公司真正的個性
疫情推波助瀾下,市場吹起一股節約風。公司的行銷手法也應該跟上這股潮流嗎?

|各單位請注意|

【關鍵話題】
面對下一個大危機
未來,像新冠肺炎這樣的危機再度發生時,你的公司可以生存下去嗎?

【危機領導】
雀巢執行長談疫情
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雀巢公司(Nestlé)執行長施奈德(Mark Schneider)每天都進公司上班。他之所以這樣做是有原因的……

【企業策略】
三種必勝的營收模式
科技推陳出新,消費者的喜好與行為不斷改變。今天,公司要在市場上獲勝,單靠傳統「賣掉產品,獲得營收」的模式,似乎挑戰越來越大。

【企業文化】
公司成長了,就難以創新?
在追求成長的同時,有沒有可能維持創新的企業文化?

【品牌行銷】
新媒體時代的行銷劇本
印度媒體公司「超級卡帶」(T-Series)跟美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你聽過哪一個?你可能會下意識地認為,紐約時報的知名度高多了。先別急著下這個結論。

|全球看板|

付「錢」,還是付「注意力」?
枕邊人影響你的目標
找出團體合作的節奏
該錄取常換工作的求職者嗎?
成長率第一的公司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