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除色彩、形態兩種美觀之外,尚具有「內容美」、「象徵美」。許多觀賞植物同時具形態美及內涵深意。庭園植物的選擇,除了適地適種之外,美觀之效果也是重要之考慮因素。庭園植物的栽植必須根據各植物之形態,如葉大小質地、花色、果色、樹冠形等特徵才能進行合理的配置。
本書將透過植物的興形態與色彩、特殊表現及特別場所的植栽、極端環境的植物選擇、文化與文學內涵的植栽、以及植物的地域性等五大篇章,來探討植栽設計選種要義。
作者簡介
潘富俊
美國夏威夷大學農藝及土壤學博士,歷任林業試驗所生物組組長、恆春研究中心(原恆春分所)主任。現任中國文化大學景觀系教授,開授景觀植物學、植物與文學、台灣的植物文化等課程。
曾任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醫學院(高醫大前身)生物系、福建閩江學院環境規畫系兼任教授,教授植物分類學、植物生態學。所學與植物密切相關,所愛與中國古典文學密不可分,田野工作與古典文學都是他的最愛。數年前,將台北植物園從研究用植物園成功轉化為教學園及台北市民優質遊憩點,讓民眾在林木花草之中,悠哉吟哦古典詩文。
相關著作:《全唐詩植物學》《成語典故植物學》《楚辭植物圖鑑2.0版》《紅樓夢植物圖鑑2.0版》《詩經植物圖鑑(2.0版)》《中國文學植物學(全新修訂版)》《中國文學植物學》《唐詩植物圖鑑》《成語植物圖鑑)》《楚辭植物圖鑑》《詩經植物圖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