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社會

從單一個體到群體研究,破解基因的互動關係與人體奧妙之謎

4.2 / 6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9681728

 

接軌生醫科技大未來必讀!

繼《自私的基因》,新一代科普典範

破解基因與基因之間、基因與環境之間的對話內涵

◎基因不是個體,基因是一個社會

過去四十年來,基因研究有了重大的突破。以往,遺傳學從研究單一或個位數基因的功能入手。現在,研究者卻發現,必須全盤地考量整個基因體的上萬個基因,如何來為我們人體打造出各種組織器官,甚至產生複雜的人類行為,才能解開基因之謎。這就像是發現基因是一個社會,理解社會中的經濟現象必須從宏觀的角度,使用更大量的資料來進行統計模擬,而不能只考量單個人的經濟行為。

《基因社會》是以全新的思維,重新建構我們對人體、對遺傳學的認知。

以基因社會的觀點,更能解釋:

人為什麼會得癌症?

人為什麼採取有性繁殖?

假如不同人種的基因差異很小,為什麼彼此不能和平相處?

人類和猩猩是怎麼演化成不同物種的?

人類的語言從何而來?

我們為什麼沒有進化出飛行能力?

漫漫歷史長河中,基因社會如何演變,社會之間如何分分合合,才創造了今天的人類,與地球上蓬勃的生態系。

這是進入「後基因體時代」、「後人類基因圖譜時代」,重新認識人類、認識生命的一本精彩科普書!

本書特色

1.以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系統而全面的介紹基因知識與基因體運作的基礎原理。

2通過描述基因體在癌細胞、尼安德特人、有性生殖、生命起源中的運作方式,使讀者深刻理解生命的規律。

3.多幅詳實的插畫圖表,幫助讀者輕鬆了解抽象的科學概念與邏輯。

作者簡介

以太•亞奈(Itai Yanai)

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Radcliff)高級研究所研究員,以色列理工學院生物學副教授。

馬丁•勒爾克(Martin Lercher)

德國杜塞道夫大學生物資訊學教授。

譯者簡介

潘震澤

臺灣大學動物系所畢業、美國偉恩州立大學生理學博士,專長為神經內分泌學。曾任陽明大學生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並獲慶齡基礎醫學獎、國科會傑出獎、特約獎等榮譽。現旅居美國。

長年關心科普讀物譯介,譯有《人體生理學》、《愛上中國的人:李約瑟傳》、《潘朵拉的種子》、《另一個腦》、《鳥的命運就是人的命運》、《海洋的極端生物》等書,著有《發現人體》、《科學讀書人》、《生活無處不科學》及《為什麼腸胃不會把自己給消化了?》等書,並擔任《科學人》雜誌編譯委員。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