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設計師一樣思考★★★
★《朝鮮新聞》、《首爾經濟新聞》、《Magazine F》、《大山農村文化》、《幸福滿屋》、《上流階級》……媒體報章爭相採訪專文報導
★作者元承憲2016年榮獲「更好的明天的『美味talk』」農林畜產食品部長官獎;2017年被選為江原道青年革命家。
◎你是設計師,為什麼要跑去種田?
作者元縄現在弘益大學主修產品設計,在擔任設計師工作幾年後,決定要回到江原道歸農。所有人原先認為他是要運用過去設計師的經驗,改行從事商標設計或包裝設計工作。但,他要做的不只是這些。
他認為設計師本質是「解決問題的人」,為了讓農業能永續經營,農村迫切需要設計師,所有農村相關的一切,都需要透過「設計師思惟」進行一場大手術。
◎設計師的農業思考,從好產品開始
●土地是一個生命體,要讓土地活下去!農業的核心價值是農作物的品質,而農作物的品質好壞取決於土壤是否活著,而化肥只會殺死土地。
●比起好山好水地區特產,農夫的努力才是確定農作物品質的關鍵。
●當農夫一點也不容易!就算有出類拔萃的技術,農事學問多,每次面臨的情況都不一樣,根本就不可能成為匠人。
●番茄最美味可口的時候,是當番茄還掛在枝藤上,由於完全熟透,表面自然裂開的時候。可惜的是,大多數人不理解完熟番茄的價值。
◎農場的品牌設計,他這樣做:
→「還是農場」的命名:太陽、天空、純淨、自然、希望……這些名字沒有識別度,看不出產品特質。作者用父母最常說的那句詞「還是不應該那樣做」的「還是」表達父母親幾十年對有機農業的堅持。
→農產品的命名:農家自己說好沒人信,從眾多消費者的回饋意見裡,找到關鍵詞KI,加上番茄的TO,組成番茄KITO名,意思是「好棒的番茄」、「奇蹟番茄」。
→品牌視覺設計:不用一般農場常用的農作物既定顏色(紅色、黃色、綠色等),反而以象牙色為底,LOGO圖樣由黑色、駝色、金色組成,具有強烈辨識度,並能傳達農場專注與幹練的形象。
為了想讓更多人認識有機農作物的美味,他決定把美味的番茄介紹給廚師,也與廚師共同策劃多場活動,例如「期間限定餐廳」,讓生產者、消費者和廚師遇見並分享話題。
他更嘗試以有機農業農夫的標準,開了網路品牌商店「販售理念的農夫展示空間farmer’s gallery」,販售與展示他所挑選的作品(農產品)的空間。
他將設計師的浪漫與關懷,用來發現在地農業的問題點。不僅僅是考慮到未來的糧食問題,更想守護人們的飲食文化。他說:想要改變農業,我們需要更多的設計師,願意跟我們一起在田裡種植夢想。
作者簡介
元縄現(원승현)
還是農場代表。畢業於弘益大學產品設計系後,從事過設計師工作,後轉職,跟隨1983年起經營有機農場的雙親腳步,接手管理還是有機農場。
秉持著「在田裡建構品牌」的想法,白天經營農場,晚上管理品牌,自稱為「品牌農夫」。2016年榮獲「更好的明天的『美味talk』」農林畜產食品部長官獎;2017年被選為江原道青年革命家。曾接受過《Magazine F》、《大山農村文化》、《幸福滿屋》、《上流階級》等多家雜誌採訪。
還是農場部落格
Blog.naver.com/farm_nevertheless
譯者簡介
黃莞婷
台灣科技大學資管碩士。現為全職文字工作者。為了更自由的玩樂,努力工作著。以譯者的身份辛勤建造跨越語言的無形橋梁。譯有:《進階多益RC》、《需要數學的瞬間》、《我們一起走的時間》以及《每週都去看屍體》(尚未出版)等。工作連絡信箱:kellyh.viv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