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 01月號2018 第284期

4.1 / 12
  • 語言:繁體中文

策略 Winning Strategy 數位時代》

於1999年7月的創刊號當中,有一個〈活氧計畫〉(Oxygen Plan)專題,內容是關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電腦科學實驗室(Lab for Computer Science)提出的一項宏偉實驗:投資五年時間和4千萬美元,將電腦科技大幅推進,能看、能聽、能懂使用者的需求並回應,但不需要使用者費力去學會複雜操作,而是讓電腦科技來服務你,「像氧氣一樣,無所不在、不可或缺、但又感覺不到,達到花更少時間做更多事(Doing more by doing less.)的目的。」 把當年〈活氧計畫〉的八大研究領域拆開來看,就是電腦視覺、機器翻譯、語音辨識、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等技術,和目前熱門的人工智慧(AI)概念如出一轍。活氧計畫就是1999年的人工智慧計畫,雖然對外說明時幾乎不用AI這個詞,或許和先前1960和1990年代的兩次AI產業泡沫有關,避免外界一聽到AI就覺得又是狼來了。 當時的活氧計畫副主持人舒維都是語音辨識專家,主持建立了一套對話系統,使用者可以打電話進來,用英語詢問天氣、交通路況和航班資料,電腦聽完後會到事先建置好的資料庫中尋找合適答案,再用英語回覆。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