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於1981年畢業於國防醫學院,分發至海軍當陽軍艦服役,接觸到浩瀚的海洋及體驗到臺灣海峽東北季風吹起時,造成海浪的波濤洶湧,驚嘆大自然力量的可怕。
自艦艇服役後,分發到國軍左營醫院小兒科服務,了解到該院設有潛水醫學科及擁有全國最完善的高壓氧艙設備。當時,為增進我國與南非之間的邦誼,國防部遴選醫師至南非海軍接受潛水醫學及高壓氧醫學學科及術科進修,由於對海洋的迷戀及潛水醫學的興趣,便自請由小兒科轉調到潛水醫學科。出國前,曾至海軍救難大隊接受潛水訓練。
返國後,調派至國軍左營醫院從事高壓氧臨床治療,接觸到異常氣壓工作人員,包括:休閒潛水同好、漁民、捷運工人、挖井工人等罹患潛水伕病及擠壓傷害,探討其原因是患者對於潛水專業知識不足,又苦於預防潛水傷害的中文書籍極為缺乏,造成潛水意外時有所聞。余便興起將常見的潛水傷害以問答方式,書寫成書。
余非常感謝華杏出版機構能將此書付梓,期盼此書能對潛水傷害的預防有所助益,以減少潛水意外事件的發生。
桃園敏盛綜合醫院副院長
暨傷口照護高壓氧治療中心主任
陳興漢 謹識
2005年8月
陳興漢醫師與我認識多年,與其交往深深感受到其為人隨和,尤其對潛水同好罹患潛水伕病後給予視病猶親的醫療服務,並於治療後給予潛水同好機會教育,探討及分析說明罹患潛水伕病的原因及給予正確的潛水醫學專業知識及建議,以預防潛水傷害的發生,使得潛水同好獲益匪淺,且在潛水醫學的專業領域深獲潛水同好的肯定。
陳醫師現為本會潛水醫學委員會之主任委員,對於本會之業務推動及對本會會員之教育訓練、預防潛水傷害之發生可謂不遺餘力。現他將其多年之潛水疾病之臨床經驗,針對潛水人員所常發生的潛水傷害以問答的方式,書寫成「潛水傷害Q & A」一書,相信對潛水人員是極重要的參考書籍,故樂意為其推薦。
中華民國潛水協會理事長
張仁宗
2005年8月
隨著國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國人日益重視旅遊與休閒活動,尤其是炎炎夏日,火傘高漲,在各類休閒活動中,海邊戲水活動向為人們所嚮往,而海底世界裡各種奇觀,更是美不勝收。因此,不論在國內或是國外,潛水活動已蔚為人們所熱衷追求的戶外休閒活動項目,潛水俱樂部和與潛水相關的產業也正日益蓬勃發展。但在人們享受海底風光之餘,也潛藏著高度風險,這是因為潛水所衍生的相關問題與病症,對於喜愛潛水活動的人士,甚至是專業潛水員,雖然具有風險觀念,但大多數人在此一領域的知識仍嫌不足。事實上,潛水是一項相當專業的技能,因潛水所可能造成的傷害或疾病治療,也有其學理和醫療科學根據,這就是我們經常所聽到的潛水醫學和高壓氧醫學。
陳興漢醫師目前擔任桃園敏盛綜合醫院潛水醫學暨高壓氧治療中心主任,也是「中華民國高壓暨海底醫學會理事」,及「職業病醫學會理事」和專科醫師。陳理事於1981年自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分發海軍服務,軍職期間,分別擔任過國軍基隆、左營醫院潛水暨高壓氧治療中心主任、海軍總部軍醫組組長,並到過海軍救難大隊服務,也曾赴南非海軍醫院及美國馬里蘭州立大學進修潛水醫學及高壓氧醫學,對於潛水所衍生的疾病及高壓氧治療有極為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的學養。
今陳理事以其專業之潛水醫學學養和治療潛水疾病的臨床實務經驗,將多年來陸續在各種刊物所發表的文章,彙集成「潛水傷害Q & A」一書。此書對於潛水人員應具備的物理知識、潛水對人體生理的影響、潛水人員最常見的職業傷害、潛水可能產生的各種病症、造成傷害的原因及其預防和治療方法,甚至是水中生物對人體的傷害、預防和治療方法,皆有深入、詳盡的問答,在國內中文休閒和職業潛水醫學書籍缺乏的情況下,可說極為難得。由於此書的出版,將可方便對潛水有興趣的讀者,提供系統性的資料,進而讓在異常氣壓環境下的職業潛水人員有足夠的知識與能力認識潛水傷害和採取預防之道,因此而可無懼的優游於湛藍深海,探索內太空的魅力,實現擁抱海底世界的夢想,是一本常識與專業性兼具的書籍,特予為序並向讀者推薦。
中華民國高壓暨海底醫學會理事長
國軍桃園總醫院院長
吳少白
於龍潭國軍桃園總醫院
2005年8月
臺灣四面環海,從事潛水活動的人員不在少數,然而中文所書寫的潛水醫學書籍極少,潛水人員因潛水醫學資訊不足,所造成的潛水意外事件在媒體時有報導,故對潛水人員而言有關潛水醫學的知識需求是有其急迫性的。
陳興漢副院長在海軍服役二十一年,服役期間曾至南非及美國接受潛水醫學及高壓氧醫學之進修,榮退後在本院擔任高壓氧治療中心主任,從事潛水疾病之治療,在職期間表現負責積極、視病猶親、待人隨和,獲得長官、同仁及病患的一致好評。
現陳副院長在公餘之暇,針對潛水人員所常發生的潛水傷害以問答的方式,將其所學書寫成「潛水傷害Q & A」一書,相信對潛水人員是極重要的參考書籍,故樂意為其推薦。
敏盛醫療體系董事長
楊敏盛
200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