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建立,因亞得里亞海沿岸居民受不了蠻族的入侵和騷擾,遂遷居內海的潟湖而誕生,它在西元7世紀時已然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到了13世紀時更在十字軍東征中扮演著主導海權的角色,之後更與東方往來,進口了許多珍貴的香料、絲綢、茶葉、動物……成為義大利、甚至歐洲最具異國風情的地方。
儘管15世紀時威尼斯逐漸喪失海權實力,卻在藝術上發光發熱,不但成為文藝復興第三大中心,也出現了所謂的威尼斯派。直到18世紀末,這個輝煌的共和國才在拿破崙的入侵下告終,昔日的帝國風采或許湮滅,然而威尼斯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受觀光客喜愛的義大利城市之一。
威尼斯是維內多省的省會,然而在水都輝煌之前,省內的維洛納、威欽查與帕多瓦在羅馬帝國的殖民下,早已過著文明的生活。中世紀由於不同政治勢力影響,各城開始產生不同的建築風貌,不過當建於潟湖上的威尼斯共和國成為亞得里亞海女王之後,水都的文化凌駕其上,反過頭來影響了這三個小城。
「大學之城」帕多瓦,留下了許多繪畫之父喬托的真跡;出自建築大師帕拉底奧之手的「理想之都」威欽查,其混合視覺美學與實際功能的別墅宮殿,深受威尼斯富商的喜愛;因莎翁名劇《羅密歐與茱麗葉》聞名的維洛納,至今仍保有非常完整的古羅馬遺跡。
世界的時尚之都米蘭是一座輕易就拋掉沈重歷史包袱的城市。走在米蘭的街道上,觸目所及皆是簡潔的流行線條,前衛的歐洲在此隨時乍現,它的時髦品味令愛好時尚的族群亦步亦趨。然而它的優雅卻是根植於深厚的過去,一種令人望塵莫及的古典。
米蘭這個義大利第二大城、倫巴底省首府,除了執世界流行之牛耳,是座超級購物天堂之外,這裡還有歐洲最豪華的哥德式大教堂、首屈一指的歌劇院、義大利北部最出色的美術館,以及達文西的曠世巨作《最後的晚餐》。位於米蘭以東、倫巴底省南部平原的曼陀瓦,雖是個以農立城的小鎮,然而卻在文藝復興時期,因為熱愛文化與藝術的鞏札加(Gonzaga)家族的熱情參與和推動,而誕生了特殊的鞏札加文化,該文化風格不但保存完整且影響遍及整個倫巴底地區。
在米蘭北部的湖區,像是掛在阿爾卑斯山腳下的一串串藍色寶石,除了是義大利最重要的魚米之鄉之外,這片美麗的湖光山色,長久為詩人、藝術家所頌揚,而王宮、貴族、名流為了度假所興建的別墅、花園,更增添浪漫。
當威尼斯雄霸亞得里亞海時,隔著義大利半島的另一側,唯有熱內亞能與其匹敵。威尼斯享有「海上女王」的封號,熱內亞則被稱為「海上霸主」。熱內亞坐落在利古里亞海岸的中心點,這彎位於義大利半島西北側的狹長海岸,全境因為陡峭的阿爾卑斯山和亞平寧山(Apennines)直逼地中海岸,可說地無三里平,曲折破碎的海岸地形擁有歐洲最迷人的海岸景致。這一長條從法國邊界向東延伸到托斯卡尼的銀色海岸,又稱為義大利的里維耶拉(Italian Riviera)。
住在這片貧瘠土地上的人們,天生就注定要靠海吃飯,港闊水深的熱內亞,因而成為海權時代一顆閃爍的明星。熱內亞以東稱為東里維耶拉(Riviera Levante),地勢險峻,以五座位於懸崖上的五漁村(Cinque Tere)和美麗海岬上的芬諾港(Portofino)為代表。熱內亞以西稱為西里維耶拉(Riviera Ponente),因為阿爾卑斯山阻隔了來自北方的冷空氣,全年氣候溫暖,與法國蔚藍海岸(Côte d’Azur)連成一氣,長而美麗的沙灘是熱門度假勝地,以聖雷莫(Sanremo)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