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

映画を撮りながら考えたこと

4.1 / 1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2355862
  • 頁數:372 頁
  • 出版日期:2017/06/03

《幻之光》《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空氣人形》

《橫山家之味》《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比海還深》……………

日本國民導演是枝裕和回顧三十年創作之路:

探討所有作品「可以持續表現當今時代」的方法、技術及其可能性,構想八年的「是枝書」決定版,將於電影史上留名的一冊 誕生!

戀戀風塵、悲情城市導演侯孝賢/花樣年華、空氣人形攝影李屏賓專業推薦

以影像溫和直視社會殘酷,透過捕捉日常瞬間呈現普世價值的是枝裕和,

自從1995年以《幻之光》出道、驚艷國際影壇以來,

有人將他視為小津安二郎的傳人;有人稱他是日本的侯孝賢;

有人讚譽他是日本電影新浪潮的大師、中生代最重要的獨立導演;

但他卻自況是,自成一派的電視製作人之電影導演:

「我所運用的電影語言,顯然跟那些以電影為母語的正統創作人不同,而是有著電視腔的『「自成一派」』。」

相繼推出膾炙人口的《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橫山家之味》《海街日記》《比海還深》等電影之後,全球影評人、媒體、影迷們,無不以各種視角詮釋是枝裕和的作品,有人迷戀他電影裡關於家的日常;有人探究他平淡故事背後的深層叩問;有人解讀他獨樹一格的電影美學、敘事風格,以及創作思維;大家都好奇他的追問與思索從何而來,為何能在緩步進行的故事裡,蘊藏如此深重而豐富的內涵。

◆電影並非從自己的內在產生,而是經由和世界的相遇所誕生的

走著拍著一晃近三十年,這一次,敏銳而纖細的是枝裕和,決定現身定格在讀者面前,以一貫的溫柔,娓娓道出這些歲月以來「拍片時思考的事」:

◆透過自己的作品探討現在的電影創作,進行一場發自內心的採訪報導

是枝裕和除了分享每一部作品的創作起源、理念,也描述了作品拍攝時遇到的、讓他產生感觸的人事物:如何相中最年輕的坎城影帝柳樂優彌?《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出現的真正契機源自哪裡?裴斗娜是被誰說動接演空氣娃娃的?《人魚公主》《綠野仙蹤》和吉野弘的詩怎麼會跑到《空氣人形》裡?為什麼非阿部寬、樹木希林不可?拍攝《橫山家之味》前重看了誰的作品?完美的自然光裡為什麼還要補上人工光?《比海還深》是我對家庭倫理劇的最高敬意……以及他遊走世界各大影展的觀察、對紀錄片的定義、電視帶給他的養分、如父般崇敬的製作人、給未來拍片人的建議,甚至暢談如何籌措資金、票房分帳方法和底片/數位的選擇與保存等等。

這部花了八年時間構想,以文字、手稿、劇照組合而成的類自傳,不只是是枝裕和近三十年的創作全紀錄,也是日本電影史上重要的一頁。已躍升為國際級導演的他卻謙沖的說:「我拍電影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什麼,也沒有能力改變。我只是希望成為電影百年歷史長河裡的一顆小水滴。」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