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先生最新最萌作品《觀復貓》,貓+文化的完美結合
輕松幽默的貓文趣事,感動暖心的人貓故事
搭配200余張精美圖片,讓貓帶你穿越歷史,感受文化
有文化的貓長什麽樣?
他們睡的是黃花梨雙龍戲珠羅漢床,坐的是清乾隆紫檀屏風小寶座,
穿的是颯爽英姿八旗服,練的是雌雄龍鳳鴛鴦劍;
平時沒事兒就讀讀《醉文明》,上上雜志封面,
或者在明晚期紫檀小凳上秀秀瑜伽——
這就是觀復貓,博物館六只獨特的貓館長,
他們都有著詩意的名字:花肥肥、黑包包、黃槍槍、藍條條、麻條條、雲朵朵;
他們都是流浪貓,先後被馬未都先生撿來,並一步步成長為文化喵;
他們性格各不相同,有的溫婉,有的剛烈,有的高貴,有的傳奇;
他們上過電視、拍過封面,並且以「八旗貓」的形象,擔負起弘揚民族文化之大任
這些觀復貓們在博物館中都發生了什麽樣的奇聞趣事?給觀復博物館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又從中教會我們什麽?《觀復貓——博物館的貓館長們》,聽馬未都細數貓的前世今生、貓的歷史、貓的情感,講述各具特色的貓館長們帶給我們的暖心、歡樂和感動。
馬未都,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館長。他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收藏中國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規模,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屬器等等。1992年他的《馬說陶瓷》一書,被許多讀者視為傳統文化的啟蒙讀物;接著他還寫了《明清筆筒》等文物鑒賞、研究的專著和上百篇文物研究論文小品文章。2008年1月1日,馬未都登上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講授中國文物及其背後的歷史、文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