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下載 App
活動
書籍
暢銷排行
最新書籍
熱門書籍
編輯嚴選
書評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Readmoo 分享書
分類總覽
翻譯文學
英國文學
房間
編輯書籍資訊
想讀
想讀
正在讀
已讀完
工具書
放棄閱讀
移出書櫃
我的評分
房間
ROOM
4
/
79
作者:
愛瑪.唐納修 Emma Donoghue
譯者:
張定綺
出版社:
大塊文化
語言:
繁體中文
ISBN:
9789862132180
頁數:
444 頁
出版日期:2011/02/01
選擇網路書店
博客來
誠品網路書店
電子書
小說
翻譯小說
01 小說
外國文學
單
推薦書單
歐美
故事是迷人的
愛情/親情 /友情
完讀書評
17
劃線註記
1
書評
註記
sparrow
寫了書評。
滿特別的筆觸 讓令人心碎的故事有了一種天真的力量 激勵我們有繼續走下去的希望
讚
回應
分享
阿珊講
寫了書評。
小男孩從原本自我認知的世界到媽媽灌輸給他的世界到逃離這個世界到現實世界的過程。
讚
回應
分享
coffeetree
寫了書評。
房內的生活是長長的雨天,但無須撐傘,淋濕也無所謂;房外的生活是熾熱豔陽,一不小心就會刺傷了眼。
讚
回應
分享
湛藍
寫了書評。
3.3呎見方由工具棚改裝的密室是26歲媽媽的牢籠,卻是五歲傑克的全世界。小說主要分為二部份,密室囚禁生活及逃脫後的現實世界。合該是一個令人傷心的故事,卻因為作者透過五歲小男孩的視野敍事,讓全書充滿童趣及輕快的步調。未曾擁有就沒有所謂失去,對小傑克而言,除了老尼克外,小房間不只沒什麼不好,還是他的快樂天堂。然而對媽媽而言,房間是她幸褔人生的火葬場,一個沒有自由的牢籠,唯有傑克是她活下去的信念,一個不容任何人侵犯的聖地。她的人生或許不能自主,但她可以決定兒子的人生。她不只要保護兒子的人身安全,也要保護兒子快樂的權力。故事的前半段,傑克媽媽展現為人母的超強韌性,在有限的資源及空間裡,給兒子一個快樂又安全的成長堡壘。以前我總認為沒有快樂的媽媽,就不會有快樂的孩子,但傑克媽媽完全顛覆我的想法。看著母子倆的親暱互動及傑克的童言童語,嘴角泛起微笑的同時,憶起自己跟兒子也曾有過相似的甜蜜時光。 小說裡有一段電視台專訪的橋段,主持人自以為是的質問態度讓我不以為然。觀眾的確有知的權利,那些問題或許也是觀眾最好奇及想知道的真相。但我認為重要的不是解答社會大眾的疑惑,也不是去否定或假設過往歷史,真正重要的是母子倆如何重新走在陽光下融入群體生活。他們最不需要的就是同情及憐憫,真正需要的是一個沒有鎂光燈的空間,一個可以呼吸到自由的空氣,不需在意他人眼光的平凡世界。 傑克第一次離開媽媽,並單獨完成逃脫計晝是全書最驚險的情節,看的我心驚膽跳,不時在心裡為傑克大喊加油。這個逃脫計畫的成功是貫穿前後故事舞台的重要承接,宣告囚禁生活的結束,迎向自由的世界,同時也是傑克成長的分界點。走出房間,母子倆真正的人生考驗才開始,故事也自此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氛圍。母子倆不只要適應新環境,更要承受來自家人及社會的眼光,還得面對種種現實的問題。在後半段的故事裡,傑克的表現顯然比媽媽更加勇敢,但某些時刻不免又讓人有種超齡世故的感覺,不太像一個剛踏入新世界的小孩。對於媽媽終於承受不了壓力而做的選擇,著實令人心疼,感嘆房間內的強韌母愛及勇氣終究抵不過現實的壓力。在囚禁的密室裡身體無法自由,心卻可以無限寛廣,但出了密室,在自由的天空下,心卻反而更加孤單。 <房間>是一本令我意外,又著迷的小說,整個閱讀過程我有很多話想說,很多心情迫不急待想與人分享,不管是從社會事件或從親子互動的角度看待。但如果盡興全說了就意謂不得不爆雷,因此我刪了大半文章,想保留等你看完書再一起分享心情,相信你也會跟我一樣不只愛上這本小說,而且很有話說! 節自: http://tw.myblog.yahoo.com/piggy-home/article?mid=20641&prev=20708&next=20619&l=f&fid=72
讚
回應
分享
浮果誌
寫了書評。
每次只要看完書的當下不寫心得,過後要來寫時這本書的評價就會改變,我對「房間」這本書的看法是在洗澡時突然想到的,不過在提到個人的想法之前我要先簡述這本書的內容。 「房間」,顧名思義這本小說的舞台是在一個方形的房間裡面,故事一開始傑克與母親在小房間內生活,生活中似乎有個隱形的巨手在控制他們,傑克不明白外面的世界,以為世界只存在這個小房間內,而電視內的畫面是一個想像的畫面並不具真實。而後,傑克的母親描述了整個事件的發生,步步揭開了這個駭人的事實。整部小說充滿了傑克的口吻,充滿了為什麼,房間不只是一個固體的存在,也同時是一個心靈的方格,傑克在母親的引導下逐步摸索這個真實以外的世界,開始了五歲的一年。 閱讀「房間」時,不知道為什麼想到村上龍「寄物櫃的嬰孩」,明明是不相干的東西,相同的卻是他們的人生都開始於一個受到限制無法自由伸展的環境,而且都是人為原因,而非出於自己的意願。不諱言的,看這本小說我有時會被傑克的為什麼給惹毛,我覺得他母親太偉大了,願意花時間解釋,所以我真的不是一個做父母的料,要是我大概會賞一巴掌然後說給老娘閉嘴,都被困在這個沒有自由的地方了哪來的一堆問題,更別說老鼠阿、蟲蟲阿、蛋蛋蛇等聽起來很不正常的玩意。 不過正也是我要說的,傑克的母親對他的愛是一種天性,母親的天性保護了一名孩子的安全,更保全了他的純真,讓他得以在日後接受這個真實世界的存在時,不受到扭曲和脅迫,小說的成功處也正是在親情的描述。然而這部小說有些薄弱的也正在這裡,小說的描述太過線性,換句話來說這本小說裡面只有單獨主角─傑克,但我更期待的是更多母親和老尼克的聲音,假使作者能夠將房間當作一個起點,安排老尼克、傑克的母親針對同一個事件發表各自的意見,我覺得整部小說會更成功(換句話說湊家苗的說故事方法如果用在這裡,這本小說會更成功)。 一本小說多數靠一名五歲男孩在說話,其實是有點危險的,尤其是你明知道作者是成人時,我們畢竟會把大人的眼光投入在小孩的身體裡,作者對傑克的安排已經很成功了,但是小說有蠻多語意含糊處,卻是需要傑克的母親和老尼克來補充,尤其是老尼克的部份,他似是瘋狂但對傑克似乎又充滿了父親的關懷,作者卻只讓這部份驚鴻一瞥,甚至連結局都只是輕描淡寫的帶過,有點可惜。同樣的,傑克的母親在小說後半部角色慢慢淡化,變成了脆弱的女性角色,前面卻又是這麼強悍,似乎有不連貫處。更不用說傑克在小說後半部多數時候沒有母親的陪伴,懵懵懂懂似懂非懂的生活,讓整個小說說不上糟但就是還有可以更好的空間。 聽起來閱讀完這本小說好像會開啟更多的想像力,就像很多電影一樣埋下伏筆,有趣了。
讚
回應
分享
搖滾屁屁
寫了書評。
Note:
1.房間=全世界。 2.非法囚禁與虐待。 3.長期萎縮的人際線與世界觀。
讚
回應
分享
嘎眯
寫了書評。
作者以真實事件為本,構築出房間,藉著五歲小男孩的天使口吻,更突顯出真實境地的魔鬼。雖有幾分奇詭,也幸虧是由男孩作為第一人稱來敍事,沖淡了箇中的沉重。《房間》不催淚、不狗仔(好吧,要苛刻點來說,有一絲絲狗仔)、不像在閱讀社會版事件。前半童稚而凝重,後半好奇且迷惘。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荒腔走板的步調,令小傑克費解,也令我沉吟再三。書中許多細節,皆帶給人一定衝擊。 這世界的很多地方好像就是重複而已。 《房間》是部傑出作品,嘎眯不忍說它好看,要是像個樂在其中的觀眾般,將間或發生在世上一隅的事件稱之為「好看」,只能毆飛我自己。這是一部值得大家少吃一頓小火鍋,敗回家仔細閱讀的作品。令我思緒滿爆的作品,希望也能讓其他人有所思、有所慮、有所得。 節自: http://tw.myblog.yahoo.com/camille-tsai/article?mid=52220&prev=52250&next=-1
讚
回應
分享
太陽能發電的小辣椒Elnacy
寫了書評。
【房間】試讀~純真眼裡望見的荒誕世界
http://blog.yam.com/elnacy/article/34981637
讚
回應
分享
jrue
寫了書評。
英國詩人艾略特說︰「人之為物,不能承受太多的真實。」 在冗長的童言童語裡,我們看見了房間也可以是全世界,但當所謂的盆栽男孩被移植到了戶外,少了呵護多了現實,考驗才算是真正開始,我還是我嗎?有時候對世界的一無所知或簡化成什麼東西都是假的,會不會是種另類幸福? 母親與小男孩有個協議,他們每件事都要試一次,這樣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社會如果只是另個更大的牢房,房間只有大小之分,並無內外之別,但我們會把嘗試過的每件事都記下來,縱使有些事是要等更勇敢了些再試。 「找到真正屬於我們、不在獨立生活的公寓」 然後我們都可以說聲,再見,房間。
讚
回應
分享
Joie Yuan@Readmoo
寫了書評。
這本2010年討論最多.評價最高的英國曼布克文學獎決選作品以震驚全球書市的聲勢 囊括多項文學獎項與諸多媒體推薦 堪稱年度最佳風雲小說 非常推薦大家看 房間是書名,也是一個概念 一對母子的房間,一個屬於兩個人的世界 他們的世界只有一個小小房間的尺寸 他們想要到外面的世界 只是,必須通過老尼克那一關才行 媽媽在狹小的房間替不到五歲的傑克上學 以各種手邊僅有的資源試圖教育傑克 在陪伴傑克遊戲中給予電視.拼字.初步認知.說故事.生活教育等等觀念 讓房間成為看似完整的世界 "這些故事裡都有魔法,他們講的不是現代活生生的人 所以都是假的? 不對.不對,故事是另一種真實"pg.100~101 屬於他們的房間裡的一切 也像這個世界裡的一個故事 活生生的心酸故事 後來,勇敢的傑克完成媽媽交代的任務 讓母子兩個人走出房間"裡面" 能夠活在"外面"真實的世界裡 傑克與外婆.繼公.叔叔與醫護人員互動 開始真正的群體生活 "現在你安全了,它就把所有你不再需要的可怕念頭都收集起來 用一場噩夢一股腦兒丟掉... 基於禮貌,我沒說什麼,但事實跟他的想法正好相反 我在房間裡很安全,外面才可怕"pg.300 傑克喜歡熟悉的世界(房間比外面安全) 一個人若安於自己的井底世界裡面 害怕改變會讓人沒有勇氣走到外面的世界 所以房間是一個概念~隔開個人與群體社會的分界 (封閉/開放 適應/選擇 的相對概念) "我希望大家不要再把我們當作唯一度過某些可怕事件的人... 當我在那間工具棚裡醒來的時候...以為再也沒有人比我的遭遇更悲慘 但事實上,奴隸不是什麼新發明... 很多人被各種各樣的方式關起來..."pg.324~325 一個從19歲就被綁架成為性奴隸長達七年多的女孩 一對被囚禁在一個房間不見天日的母子 面對傑克人生的前五年被封閉在一個房間的現實磨難 孩子的媽卻認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被某些東西傷害" 或許,對某些人而言.房間裡面可能也是一種堡壘 可以保護他們不被外面世界的人.事.物傷害 但更多個人必須面對"隱型的房間" 被迫違背自己的意願與壓抑對抗的憤怒 等到他們有一天能過正常人的生活時 "適應"又成為必須面對的新課題 "我四歲的時候,總以為電視上所有東西都只存在電視上 我五歲的時候,媽媽對我吐露真相 說很多電視畫面拍的都是真實的,而且外面的一切都是真實的 現在我到了外面才知道,他有很多部份根本不是真的"pg.379 "我四歲的時候,對這世界一無所知,或以為它只是一個故事 後來媽告訴我,它是真實的,我就以為我什麼都知道了 但現在我成天活在這個世界裡 卻發現我知道的真的太少了,我總是覺得困或"pg.430 故事結尾的部份那個與房間告別的儀式讓我非常感動 與過去的自己與生活告別 才能真正的走出房間.走入世界 (傑克似乎比媽媽更能面對過去) 孩子的可塑性有多高 就看父母願意花多少時間"陪伴" 孩子們永遠覺得"每天都有新鮮事" 所以永遠都在學習與成長 這是我看到的小說的另一面
讚
回應
分享
出版社簡介
大塊文化
出版社作品
相關書單
《我的書櫃爆炸了》分享
5972
98
蒐藏
吳明益【一門課堂的長書單】goo.gl/ULAEcM
1449
32
蒐藏
書單
新增書單
在
155
人的書櫃中
個人
個人書櫃
關注動態
書單
書評
瀏覽
書籍
熱門書籍
最新書籍
編輯嚴選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網站導覽
買書
看書
閱讀最前線
會員中心
會員中心
登出
×
活動開催中!
Readmoo 祝您猴年行大運!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