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下載 App
活動
書籍
暢銷排行
最新書籍
熱門書籍
編輯嚴選
書評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編輯書籍資訊
想讀
想讀
正在讀
已讀完
工具書
放棄閱讀
移出書櫃
我的評分
瘟疫與人
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
4.3
/
13
作者:
William H. McNeill
出版社: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語言:
繁體中文
ISBN:
9789576214554
頁數:
368 頁
出版日期:1998/04/01
科普
印度
衛生
歐洲
中國
醫學
歷史
4應用科學
4應用科學.1醫學
所屬:非自有
完讀書評
2
劃線註記
0
書評
註記
fongyun
寫了書評。
中文版副題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作者是一位歷史學家。相比起一般以政治、軍事、經濟為主的歷史觀,作者改以傳染病的角度來看歷史,說明文明和歷史進程受疫病影響之深。對於「大歷史」有興趣的讀者,這本書可以給他們一些新觀點。 當中例如基督教在古羅馬瘟疫期間的貢獻、印度作為疫病溫床對佛教思想形成的影響、回教儀式對疫病傳播的影響,以至衛生改善破壞城市人口平衡(農村入城者多因疫病而死),都是從前沒想過的。(另外有一點倒是一早知道的,就是地理大發現後梅毒傳入歐洲,乃導致性觀念變得保守的原因,以前歐洲人對性並不是那麼忌諱的。這點從吳敏倫的書中得知了。) 另一方面,對比病源對人類的「微寄生」,作者也提及政府對人民的「宏寄生」。利用古中國儒家政治和其他地區比較,認為中國古代因為受儒家文化影響,政府對人民的剝削其實比較輕微,所以中國社會才能長期承擔龐大人口和重重打擊。當政府開始大筆揮霍,超越人民承受能力之時,就是朝代崩潰之時。 當年對這點沒甚麼特別感覺,現在見到三農問題和中央取消農業稅的反應,別有一番感受。 相比起來,這本書很厚,但更值得推介。除了因為這本書可算是開「疾病史觀」的先河之外,亦因為在搞流行病學的老闆房中亦有出現(英文本)。連像士多房的老闆房,也特地騰出位置「展覽」,可見這本書確實是值得「秀」的。
讚
回應
分享
tglin
寫了書評。
本書有個特別的觀點,也就是作者提出的「巨寄生」觀念。用我的自己的話來說,凡是有社會階層的人群,就屬於他口中的「巨寄生」︰統治者不事生產,所以他們是寄生在專事生產的被統治者,就和病菌寄生在人類這種「微寄生」一樣。寄生者和宿主,存有互相適應的關係;一但寄生生物太過爆烈,大家一起死…… 這種「巨寄生」理論乍聽之下挺不錯的。然而它好玩歸好玩,卻不能玩得太過火。因為沒有社會階層,就不會有今天站在生物鍵頂端的「裸體猴子」的存在;而「微寄生」,也就是瘟疫這玩意兒,人類可以不要接觸最好。兩者(即巨寄生和微寄生)不可以無限制地加以比擬。因此作者三不五時就把某社會制度套上「巨寄生」來批判(或落井下石),我覺得有點先射箭再畫靶的味道。 本書的二、三兩章,也就是從古文明肇始到上古世紀(~1200AD),我覺得僅取兩三言就夠了,並不值得花心思精讀。因為史料不足、方法不夠,所以要推測古代文明社會,在某時某地遭到某流行病所重創,只有假設而無從驗證。所以這兩章裡,作者處處使用「或許」、「可能」的字眼,代表該觀點很難處理如此龐大的論述(反倒是「古氣候學」能作的更多……)。所以這兩章裡,一大串「巨寄生」云云,讓我看得痛苦。 本書是 1976 年出版的了,所以在這段時間內,應該有不少必須重寫的研究進步了。本書或許可作為「啟蒙」,但收入家中書櫃的價值……呃,若不介意王道還冷幽默的譯筆,我覺得收藏「賈德戴蒙」的巨作《槍砲病菌鋼鐵》,還比較划算……
讚
回應
分享
作者簡介
William H. McNeill
作者其他作品
出版社簡介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社作品
相關書單
書單
新增書單
在
30
人的書櫃中
個人
個人書櫃
關注動態
書單
書評
瀏覽
書籍
熱門書籍
最新書籍
編輯嚴選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網站導覽
買書
看書
閱讀最前線
會員中心
會員中心
登出
×
活動開催中!
Readmoo 祝您猴年行大運!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