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視野下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2552575
<內容簡介> 本書從中國古代法的總體特徵和發展邏輯、行政法制和以法治吏、立法制衡與冤獄救濟、中國古代法的近代變革和當代法制構建等方面,對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系列問題作了探討和闡發,提出了一些個人的見解和觀點。全書體現了“保守”的研究態度和學術品格。 ★目錄: 自 序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總體特徵和發展狀況 .中華法系並非「以刑為主」/3  一、「以刑為主」論的缺陷/3  二、以行政法律為主是中國古代成熟時期法律形態的重要特點/9  三、中國古代行政法律的發達原因和體系框架/16 .新世紀中國法律史研究的幾點思考/23  一、關於中國法律史研究的指導思想/24  二、關於中國法律史研究的內容/29  三、關於中國法律史研究的方法/32 .關於中國古代治理模式的幾個問題── 與易中天先生商榷/36  一、秦漢以降是否實行人治?/36  二、秦漢以降有無「德治」?/40  三、「官治」是不是帝國政治的本質特徵?/44 .淺議中國古代法學之發展── 評沈家本先生《法學盛衰說》/47  一、中國法學的發展狀況/47  二、中國法學盛衰的原因/48  三、借鑑和啟示/53 .如何看待唐律與明律之不同── 評薛允升先生《唐明律合編》/55  一、褒唐律貶明律的主題思想/55  二、偏誤的研究方法/57  三、保守落後的法律觀/59  四、研究方法偏誤和思想保守的原因/63 .官當新論──以法律史解釋為視角/66  一、學術界關於官當性質的主要觀點及其缺陷/66  二、官當制度的性質/70  三、官當存廢的法律史解釋/78 行政法律和以法治吏 .官員問責──秦律的規範及其評析/89  一、秦代建立官員問責制的主要理論/89  二、秦律規範官吏問責的架構和內容/92  三、簡要評析/101 .法家的重刑思想值得借鑑/106  一、法家「重刑」思想的原意及其理論依據/106  二、法家「重刑」思想的合理精華/108 .清朝文官立法中的效率原則探微/112  一、按時赴任/113  二、按時完成事件/116  三、清朝文官制度中效率原則的立法特點/122  四、簡要評析/124 .清朝行政法律之儒家化/127  一、法律儒家化:一個應該拓展研究的課題/127  二、儒家經典:選拔官員之主要標準/129  三、蔭敘和封贈:惠及子孫和光耀祖宗/132  四、終養:服官暫讓於侍親/139  五、丁憂:仕官避讓於服喪/143 .賢能者在高位──清朝文官任用機制剖析/149  一、仕籍出身──文官除授起點和任職的主要依據/150  二、線路次序──文官任用規範不紊之重要保障/158  三、較俸升轉──文官循資而上之關鍵措施/164  四、結 語/168 .清朝行政處分制度研究/170  一、行政處分的方式、適用類型和適用原則/170  二、處分的抵銷、開復和捐復/174  三、處分的程序、法律責任及其申訴/178  四、清朝行政處分的獨立及其意義/181 .清朝文官考績制度及其實施狀況/183  一、清朝考績制度的形成/183  二、京察和大計的方式和程序/185  三、考績的標準、評定和獎懲/190  四、考績的實施狀況/197 .中國封建社會的考績制度及其借鑑/203  一、考績的標準/203  二、考績的方式和程序/206  三、考績的評定與獎懲/209  四、幾點借鑑/212 立法制衡與冤案救濟 .唐代立法中的監督制衡機制/221  一、唐代立法制衡機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