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孫子兵法(新版)
對世界影響甚深的經典謀略 《孫子兵法》,又稱《吳孫子兵法》,為春秋末期孫武所著。《孫子兵法》不僅是中國傳統兵學的奠基之作,它還開創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完備的軍事理論體系,因此也有著「世界古代第一兵書」的稱號。《孫子兵法》是一部兵書,但其影響又不僅限於軍事領域。自20世紀下半以來,出現了一股將《孫子兵法》運用於非軍事領域的研究熱潮。人們從經濟學、體育競賽、系統科學等多個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它,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可以這樣說,經過數千年的文化奠定,《孫子兵法》在深深地影響人們的行動和思維。 《孫子兵法》言簡意賅,且都是古文寫成,所以令許多初次接觸它的讀者不免有深奧難懂之感。因此,本書採用了一種針對現代人知識結構和生活節奏特點的全新編輯模式。 其特點是,形象直觀、一目了然、易於理解。打開本書,我們以一篇篇簡明的文字、一幅幅精美的圖畫將《孫子兵法》那博大精深的軍事理論體系呈現在您的眼前,使您輕鬆閱讀。 ★本書特色: 《孫子兵法》的智慧帶你擺脫困境, 為人生寫下勝利的一頁 軍事、政治、經濟、商業、管理和等各方面的最佳謀略寶典 讀懂影響世界第一本軍事著作 ˙影響深遠: 《孫子兵法》不但是中國最早的軍事著作,同時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兵書。在軍事之外,其智慧也對政治、經濟、職場、人生等各方面有重大的影響。 ˙淺顯易懂: 將龐雜且難以理解的兵法理論以白話方式解說,並以多項歷史事件做為例證,讓你快速理解孫子兵法的奧義之處,輕鬆運用在職場、商場和人生之中。 ˙圖文、表格呈現: 以精美手繪插圖呈現古代軍事場景及武器,將複雜概念系統簡化的表格與樹狀圖,讓你一看就懂、印象深刻。 ★內文試閱: 經之以五事 決定戰爭勝負的五個因素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孫子認為用兵作戰前,首先要比較敵我雙方的客觀條件,這樣就會做出正確的判斷,制定正確的謀略,才能取得勝利。為此,孫子首先提出了「經之以五事」的比較內容與比較標準。孫子「經之以五事」的具體內容是: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道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詭也。」道,就是政治。這裡明確提出道的標準是「令民與上同意」。也就是孟子提出的「人和」。同意、同欲,才能上下同心,三軍一心,為道義而戰,死不旋踵。 天 「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也就是孟子所說的「天時」問題。古代春、秋不興師,恐妨礙農耕;冬、夏不出征,恐傷害健康,都是考慮到天時條件的制約。 地 「地者,高下,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地,即地理條件,孟子謂之「地利」。用兵須講地理條件;地高不宜仰攻,地下不宜處軍;遠者宜緩,近者宜速;險地宜用步兵,平地宜用車騎;地廣宜用大兵,地狹宜用精兵;死地宜戰,生地宜守。 將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作為將帥,應該智能謀畫,信能賞罰,仁能附眾,勇能果敢,嚴能立威。曹操稱此「五德」為「將德」。 法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法指軍事制度、治軍法規、後勤管理以及調兵遣將、任人用才之術,也是影響戰爭勝負的一個重要條件。 孫子的高明處是,他在制定決定勝負的比較內容時,不就戰爭講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