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歷經二十歲的全力衝刺,來到三十歲的十字路口,放眼四十歲之後的人生願景。 你追求的是「金錢」?還是「生命價值」? 我們應該以「金錢」掛帥,追求豐足的生活,拓展出讓家庭安心的未來呢?還是應該追求「生命價值」,過著充滿熱情且讓自己滿意的生活呢? 大塚壽先生在本書中介紹了各式各樣不同的生活態度,不論是順從「真心」的人生、選擇「表面需求」的人生、或是希望在兩者間取得平衡的人生,都有深入淺出的著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透過這些例子,幫助讀者朋友們能進一步找出讓自己覺得「舒適自在的生活態度」。 透過這本書,我們將學會: 1. 捍衛自尊,不亢不卑地過生活。 2. 不受金錢、名譽、權力所惑,堂堂正正地過生活。 3. 不受他人擺佈,毫無畏懼地過生活。 4. 壓抑那顆自私自利的醜陋心,莊重謹慎地過生活。 5. 鍛鍊自己,讓自己成長,不留悔恨地過生活。 ★目錄: 第1章 捍衛自尊,「不亢不卑地過生活」─ 不諂媚、不奉承 第2章 不受金錢、名譽、權力所惑,「堂堂正正地過生活」─ 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第3章 不受他人擺佈,「毫無畏懼地過生活」─ 一個人真正的價值是什麼? 第4章 壓抑那顆自私自利的醜陋心,「莊重謹慎地過生活」─ 人世間就是由各種矛盾所組合而成的 第5章 鍛鍊自己,讓自己成長,「不留悔恨地過生活」─ 一流與二流的境界差異 ★內文試閱: ‧作者序 趁著三十多歲做出決斷,進入四十歲後才能不再煩惱 人生只有一次,到底該如何讓人生更加豐富、讓自己活得更舒適自在呢?三十多歲是我們開始思考人生轉捩點的時機,如果大家都能趁著這段時間,找到四十歲(亦即自己的下半輩子)以後的方向,那該是多麼幸福的事啊! 「人生中,我們應該以『金錢』掛帥,追求富足的生活,拓展出讓家庭安心的未來?還是應該追求『生命價值』,過著充滿熱情且讓自己滿意的生活呢?」相信對各位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難做出結論的問題。 我私心地認為,大部分的人真正想選擇的,應該還是「生命價值」吧!至少應該有不少人「希望自己能夠如此」才對。 前些日子,年已八十且住在老家的家母,說想要一份生前契約,於是我從東京找了以後送去給她,並聊了一些事。 與家母年齡相仿的人,幾乎都反映出和我所想的一樣的結果。他們當中,有人終於得到了機會,可以帶著自己做的便當,到家附近的廣場賞櫻,便會皺著早已佈滿歲月風霜的臉,笑得合不攏嘴,並高興地表示「今天一整天過得好開心」;也有人明明到了一晚要價五萬日圓的高級旅館迎接新年,卻淨是抱怨道「房間裡都是灰塵」、「其他帶小孩同行的顧客吵死了」,在雞蛋裡挑骨頭。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固然跟當事者本人的個性有關,但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每個人「滿意的基準高低有所不同」所致。 對樂於賞花的奶奶來說,帶著便當到自家附近野餐,就是一件跳脫日常生活的活動,所以她能夠從中感受到幸福;她對滿意的基準要求很低,令人非常欣羨。 然而,我們這一代的人從懂事以來,日本社會就已經相當富足了,所以很難強求自己把滿足的標準降到那麼低,甚至可以說,根本也很難有契機,讓我們變成那樣的人。 三一一東日本大地震發生至今,已經過了兩年,這場震災,剛好讓我們有機會仔細地思考自己未來的人生。 嘴上說的人生觀,和內心真正想實踐的人生觀,究竟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