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瑞士設計:不斷進行的傳承與革新
<內容簡介> Part1:瑞士設計的傳承與革新/Inheritance and Revolution of Swiss Design 早期瑞士設計以「國際主義平面設計」風格享譽全球,其知名代表有Max Bill、Theo Ballmer等大師。其設計嚴謹理性的特質,一如瑞士軍刀和鐘錶一樣聞名。其中簡潔清晰的字體與版面設計提供了閱讀上的效率,但泛濫的結果造成保守、呆版的聲浪,而新一代設計師在品質和精湛技術精隨中,注入熱情與想像,重新再造瑞士輝煌設計。 Part2:視野/Vision 環境設計師們在簡中求繁的手法,傳達予觀賞者一種飽含層次內涵的意境。例如Felice Varini雖利用簡單幾何形於空間,乍看之下僅有點線面貼合於建築空間的單調印象,但隨著觀賞者的走動和視角變化,作品產生新的組合與驚奇變化。Gerda Steiner和J?rg Lenzlinger則收集多種生活廢材,期待利用重組材料與包圍觀賞者的構思,營造更豐富多元的夢幻美感。 Part3:創意/Creative 成立於1821年的瑞士洛桑設計藝術大學(ECAL),經常被評選為世界十大藝術院校,其不但保留精準與品質的優秀傳統,更透過高科技和創新的研究方法培育諸多優秀年輕人才。此外,具有百年歷史的蘇黎世設計博物館、IDPURE雜誌以及瑞士設計網團體,更提供鑑古知今、激勵與啟發設計師的平台,讓瑞士重返設計的核心地。 Part4:平面/Graphic Design 1950-60年代「國際主義平面設計」是瑞士送給世界的文化財富,另一項誕生於瑞士的字型「Helvetica」亦是當今影響平面最深刻的代表之一。為了突破早期嚴謹版面秩序的大師風格,新一代設計師們利用了更多的材料媒體、色塊、圖案、留白等方式,企圖創造視覺的立體效果、驚喜、個性與力量。 Part5:產品/Product Design 在此單元裡,介紹三位畢業於ECAL的優秀設計師。雖然他們皆謹守校訓的認真處事態度,但他們在重視實作、創意過程的教育體系裡,充滿了隨時面對挑戰的活力與熱情,作品分別展現了玩味十足、兼融傳統工藝與時尚精品、以及大膽又細膩的產品設計,闊別以往傳統瑞士鐘錶予人的理性單一印象。 Part6:設計交流/ Design Exchange 「字體控的春天」為本次的主題。中文字體充滿歷史文化以及意象的美感,是平面設計不可或缺的意識形態表現方式。然而相較英文二十六字母,漢字的龐大數量往往使得字體設計工作更加費時與費神。加上字體版權的管理不易,顯少設計師或團體願意耗時投入開發,因此使用現有電腦系統外掛字體,易流於氾濫的限制。重視版權和開發新字體是設計師們需要一同努力的方向。 *編輯室最愛 為打造全新的瑞士設計,設計教育體系鼓勵學子們:一方面把自己當作海綿般開放吸收資訊,另一方面對於設計工作態度嚴謹,而眾多成功的知名校友就是最佳見證。除此之外,政府或自發團體的多元設計資源,如豐富的百年博物館、實習工廠、設計論壇與活動等等,促使古今創意融合翻新,激勵著設計師們向世界發聲,展現新世代的美學。強大資源與氛圍鼓動著瑞士設計,來勢洶洶、不可忽視。 *「放眼設計」系列誕生了 身為太雅出版選題者,完全無法漠視今天中國城市蓬勃發展的藝術活動、激昂發聲的創作力、犀利精準的藝評、國際設計品牌與知名藝廊全數進場…..這一幅絢爛的榮景演出在世人的面前。在中文的世界裡,如果你要獲知新潮又深刻的設計創作情報,閱讀到精彩又觀點獨到的評論,你必須習慣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