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悠悠(三版)
本書由作者自述與抗日、剿匪名將胡宗南將軍戀愛、結婚、共同奮鬥,以至宗南先生逝世為止,近四十載的真實故事。文字溫婉質樸,情感真摯動人,不僅可作為散文佳作來欣賞,其中記述胡將軍的人格與事蹟,凸顯出國家動盪的時代背景,因此也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 本書特色 1.紀錄抗日剿匪名將胡宗南將軍四十年的生活歷程。 2.本書是一本回憶錄,也是一部以真摯情感和血淚所刻畫出的中國現代史。全書沒有訓詞,沒有高調,而是動人心弦的真實故事。 3.此書是妻子追念丈夫的回憶錄,是千言萬語有血有肉一部空前的傳記。 4.最平易近人的近三十年國民革命史料,有其特殊的貢獻與崇高的價值。 5.本書文筆優美,歷久彌新,對青年人具啟發性。 ★ 內文試閱 .三版序 愛、奉獻、大丈夫——再續《天地悠悠》╱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一) 二十世紀前半葉的中國,從北伐、抗日、反共到遷台,就不幸地一直陷於動亂之中。 我自己在抗戰前一年出生在南京,次年七月七日日本軍閥發動蘆溝橋事變,蔣委員長正式宣布全面對日本抗戰。同年十二月發生南京大屠殺,三十萬男女老少死於日軍慘絕人寰的刀槍下。 對全國軍民,尤其熱血青年,那是一個苦難的大時代。他們的吶喊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十萬青年十萬軍、一寸山河一寸血」。就在那個生死存亡的年代,國家有戰亂,國家就會出現名將;社會需要發展,社會就會出現教育家。 《天地悠悠》這本具有歷史性與啟發性、理性與感性的重要著作,正是記述了抗日名將胡宗南將軍的英勇事蹟,與夫人葉霞翟博士(筆名葉蘋)對師範教育與家政學科的貢獻。 作者葉博士的這本文集,上集收錄了七篇文章,下集收錄了六篇文章。主題就是環繞著二位在戰亂中堅貞的愛情,以及胡將軍無私無我,為國忘家,以及自己投身教育的終身奉獻。 (二) 當我讀到葉女士赴美深造的故事,備受感動。她於一九三九年八月,去喬治華盛頓修政治學,獲得學士學位後,再於一九四一年六月轉赴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三年後的春天,通過七位教授的嚴格口試,取得了政治學博士,然後就返國,任教於大後方的光華(四川)大學,投入教育界。 二十年後,我於一九六四年赴威斯康辛大學另一校區(River Falls)的經濟系執教。威州思想開放,民風樸實,風景優美。小丘、牧地與小湖林立,秋天楓葉遍野,冬天白雪蓋地。從十一月到次年三月有近半年天氣奇冷,像東北的哈爾濱,冰天雪地、寒風刺骨;葉女士生於魚米之鄉的江南,沒有堅強的意志力,不易適應。 胡將軍與葉女士「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二人相戀逾十年,但等到一九四七年春才結婚。 我無緣見過胡將軍,但見過葉校長(與葉教授),對她在教育方面的論述十分欽佩。我與他們的長子胡為真博士則是三十年的朋友。他攻讀外交,我習經濟,在台灣對外的困境中,兩者常有交集。 為真在《百年仰望》(天下文化,二○一一年)一書中所撰述之「仁恕存心、為國忘家的軍人魂——胡宗南」,我才更瞭解胡將軍之無私無我,犧牲奉獻。他對父親的總結是:「在中華民國建國百年歲月裡,父親將自己貢獻給國軍近四十年,他的人格感召及影響可謂歷久彌新。他一生為國忘家、無私無我、犧牲奉獻的精神,功成不居、受謗不辯的胸懷,以及強烈的民族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