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X檔案:青銅器(下)(彩色)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6100512
在周代,「鼎」居青銅禮器之首。「鼎」字被賦予顯赫、尊貴、盛大之意。中國古代青銅器絢麗璀璨,人們將生活、信仰、傳說、歷史和青銅有機地結合起來,製作出各式各樣青銅器藝術品。 中國歷史的長河裡,先民百姓經歷了數千年歲月孕育出無與倫比、傲視全世界的青銅文化。《國寶X檔案:青銅器》(下)介紹了如下令人歎為觀止的各式器具: 古代眾樂之首的曾侯乙編鐘及春秋時期曾國的鎮國之寶曾侯乙尊盤、鑄有夔鳳紋的匽侯盂、最早的「冰箱」青銅冰鑑、懾人心魄之藝術傑作雲紋銅禁、見證了武王伐紂的利簋、來自漢代先民環保理念西漢雁魚燈氣勢磅?的龍虎四環銅鼓座、三星堆遺址的稀世珍寶三星堆青銅立人像、欲駕鶴做神仙的秦始皇陵青銅鶴、提供西周王朝珍貴史料的陝西眉縣楊家村窖藏青銅器、完璧歸故鄉的大沽鐵鐘……。 ★ 內文試閱 西漢雁魚燈 在浩瀚悠久的中華民族古燈文化中,西漢雁魚燈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不僅折射出燦爛多姿的中華燈文化,更令人驚歎的是,向人們展示來自二千多年前漢代先民的環保理念。 中國自古以來形成的傳統燈文化,可以說是豐富多彩,比如有燈節、燈謎、燈彩、花燈等。各式各樣的燈具更是五花八門、種類繁多。二十世紀八○年代在山西朔州一座西漢古墓中出土的西漢雁魚燈就是一盞珍貴的青銅燈。 一九八五年某天,山西省朔州市城西照十八莊一號墓地的考古現場,考古人員正在仔細地挖掘著;隨著一件件隨葬器物的出土,考古人員已大致斷定:這是一座距今二千多年西漢時期的貴族墓葬。 挖掘工作緊張而有序;沒多久,一個足足有半公尺多高、樣子像一隻大鳥的器物被考古人員從土層中分離出來,這是迄今為止,在朔州考古發掘中價值最高的一件古代文物—西漢雁魚燈。 這座彩繪青銅雁魚燈是漢代青銅器中不可多得的一件佳品,它通高五十三公分,採用了中國傳統鴻雁銜魚的藝術造型,形制栩栩如生、逼真動人。 西漢雁魚燈整體造型古樸優雅,精緻獨特。雁的額頂有冠,眼圓睜,頸修長,體寬肥,身體兩側鑄出羽翼,短尾上翹,雙足並立,掌有蹼。雁喙張開,銜一魚,魚身短肥,下接 燈罩蓋。 鴻雁銜魚 吉祥如意 這件雁魚燈雖歷經二千多年,卻依然光彩奪目,尤其是繪製在燈上的色彩至今豔麗如初。雁、魚通身施翠綠彩,其中雁的冠是以紅彩繪製;而雁的翎羽、魚的鱗片及燈罩屏板的夔龍紋,則用墨線勾出;整體色彩對比強烈,更凸顯雁魚燈的藝術之美。 「鴻雁銜魚」的藝術形象,在中國新石器時代就早已出現。古人一直把鴻雁當作瑞禽,用於聘問、婚嫁之禮;古人又認為「魚」與「餘」同音,為「富裕」的象徵,而「銜魚」則代表「獲勝」之意。因此,中國古代許多畫作、印璽及墓刻裡都繪有「雁銜魚」的藝術造型,而西漢雁魚燈的出現,正是這種美好願望的藝術體現。 西漢雁魚燈被發掘出來以後,一度令世人頗為好奇,這種做工精緻的青銅燈為什麼會出現在古代經濟並不繁榮的朔州? 朔州,自古就是兵家必爭重地,歷史上有「得朔州者得三晉」的說法。因此,歷代歷朝都有重兵把守,自漢朝在此設縣置郡後,大批雁門一帶的官吏與富豪人家,都把墓地集中在此。同時,歷史上朔州也是名人輩出的地方,漢代才女班婕妤、三國名將張遼、唐代功臣尉遲恭、遼代女傑蕭太后等都來自朔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