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世界建築結構之旅:史上最有趣的導覽書,環遊世界一周學建築
12個建築結構單元 ╳ 60座經典建物導覽 ╳ 200多幅著名插畫家手繪插圖 結構•建築•旅行!進入建築的世界最詼諧生動、最清晰易讀的圖解書 ◆12個單元,一單元介紹一個建築結構的關鍵環節,輕鬆漸進地了解建築原理 ◆從人人都熟悉的日常生活物件出發,由簡入繁,以最有趣的方式學習力學知識、認識建築材質 ◆大師級建築作品速寫、逗趣的彩印插畫、幽默的文字,具體實例清晰解說,環遊世界的建築旅行 那些令人驚嘆的偉大建築都是怎麼立起來的? 為什麼(好的)小椅凳有三隻椅腳?為什麼卓別林拄著他的拐杖時,不用冒著壓斷它的危險?為什麼當我們站在公車上,張開雙腳比較能保持平衡?為什麼我們騎腳踏車的時候,輪胎不會因為騎士的重量而變形? 這些問題很簡單,但它們的答案背後隱藏的含意,能夠幫助我們了解一些表面看來十分複雜的結構。 當然,若是我們細數這些大大小小的物品,從最平凡到最奇特的:椅子、桌子、盪鞦韆、吊床、一棵樹、一棟辦公大樓、一座人行橋和各式各樣的橋、艾菲爾鐵塔、原子塔……等,我們都有「結構的直覺」,可以輕鬆分辨什麼是穩固的或什麼是不穩固的。 但這個直覺來自我們的既視感,也就是「似曾相識」,而不是基於對結構的認識。 本書藉由初學建築的主人翁與建築導遊的生動對話,搭配童趣的手繪插圖及簡明的注解,引領讀者認識建築結構的概念,飽覽世界經典建物。幽默風趣的解說,穿插大師級建築作品速寫,帶領讀者進行一趟「世界結構之旅」。 藉由這趟建築旅程,我們將懂得結構的運作,了解那些美麗的建築是如何建構起來的,並由此更懂得欣賞這個充滿建築之美的世界。 ◎圖解建築的語言 ╳ 手繪結構的法則 = 世界經典建物之旅 →關於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力偶與應力……小椅凳也能是一個屋頂或一座橋 →關於巴士、水族箱……從巴黎到布魯塞爾,途經瑞士的阿爾卑斯山 →關於桌子、樹和支承……從威爾斯到蘇格蘭,途經多倫多 →關於紙飛機、鋼筋混凝土殼體……從巴黎到馬德里 →關於樹、鞦韆、腳踏車……從法國到英國,途經委內瑞拉 →關於梯凳、拱架和環狀構件……穿越時空回到過去 →關於梯凳延伸出來的新問題……遊走比利時和法國之間,途中短暫停留中國 →關於不變形正四邊形的新問題和聖安德魯十字……從布魯塞爾到紐約,途經芝加哥 →關於拱和懸鏈線,以及一些建築大災難……從法國到葡萄牙,途經美國和瑞士 →關於船的桅杆、腳踏車車輪……造訪法國、比利時和西班牙 →關於梁與懸鏈線的結合……從維吉尼亞州到法國雷島 →關於馬鞍、帆布摺疊椅凳……經過德國、沙烏地阿拉伯和美國,在布魯塞爾地鐵站結束旅程 米榭•普洛佛斯特(Michel Provost)◎撰文 大衛•阿塔斯(David Attas)◎協力 菲利浦•德•肯米特(Philippe De Kemmeter)◎插畫 路路◎譯 ★ 內文試閱 所有事物都需要保持平衡 第2章 一個關於平衡的問題! 關於巴士、水族箱。 我們將從巴黎到布魯塞爾,途中經過瑞士的阿爾卑斯山。 ――為了更能夠掌握平衡這個主題,最好的途徑不就是從了解自己的結構,也就是自己的身體開始嗎?如果要用單腳站立,我覺得最好讓自己「呈一直線」![1] 沒錯,為了讓自己保持平衡,作用力,身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