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破壞者:不同凡想的成功法則
不同凡想的成功法則
人類的歷史是因為有「偶像破壞者」勇於挑戰傳統、跨界思考,才能不斷創造新典範。 本書分析開拓新領域的標竿人物如打造動畫王國的迪士尼、物理學家費曼、人權鬥士金恩、逆向投資大師德雷曼、畫家畢卡索和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等人的故事和經歷,告訴讀者這些挑戰意識型態的人,他們的大腦如何與眾不同。 作者柏恩斯將腦神經研究的觀點,應用在心理學和經濟學面向,他歸納出成功開創新局面的偶像破壞者,必須具備三種重要的能力: (1)感知能力強,思考不走捷徑,見眾人所未見──看清事物的本質; (2)克服恐懼、勇敢冒險,不讓情緒干擾判斷力──你管別人怎麼想; (3)善用社會技巧,建立人脈,將新觀念推向大眾──聽我的就對了! 這三種能力各有演化和神經科學方面的基礎,到底創新的想法該如何產生?獨排眾議、堅持理想需要哪些條件?發揮影響力並改變世界的最佳途徑是什麼?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真知灼見不受青睞,應該會從這些成功偶像破壞者的經驗中獲得啟發。即使不是立志成為偶像破壞者,了解大腦運作的方式,也能讓我們知道什麼樣的偶像破壞者值得跟隨;甚至有助於接納和管理團隊中的偶像破壞性成員,成功發掘並應用創新的理念。活用這些知識,將是推動文明繼續向前的助力。 ★內文試閱: p.66 南丁格爾和對戰爭傷亡的看法 讓我們來看看戰爭的恐怖。由於受到戰爭中炸彈造成肢體橫飛景象的強化,我們通常會覺得戰爭的傷亡來自受傷。那已經是數千年不變的看法。但是到了上個世紀,現實卻是多數士兵並非因傷而亡。他們死於疾病。這種知覺的改變,要到一八五○年代弗洛倫斯.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來到戰場才出現。她的名字現在已是護理藝術與科學的同義詞,同時她也是一位偶像破壞性女性主義者。她把護理師的形象,由社會地位低下的婦女,轉變為與醫師對時代有同等技術貢獻的專業人士。最後一點,她居然還是當時正在興起的數理統計學的開路先鋒。南丁格爾是三重的偶像破壞者。 對於戰爭傷亡問題,南丁格爾經由她在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的經驗,學會改變她對死亡的知覺。傳統智慧說,多數士兵因傷而死亡,所以治療應當專注於他們的外傷。南丁格爾反對這個教條,並證明為何疾病殺死較多士兵。在一八五四年冬天,南丁格爾和三十八名婦女志工在接近君士坦丁堡的英國營房任職,工作談不上效率,她只能眼巴巴地看著死亡率升高。士兵不是由於受傷而死,而是死於高度傳染性疾病,如傷寒和霍亂。最初,南丁格爾相信這些死亡是由於營養不良,那是當時多數人的解釋,而士兵也的確營養不良;但由於死亡人數實在過多,軍方於是下令調查,就在這過程中,南丁格爾學會了以不同眼光去看待死亡。 當春天來臨,營房的臨時排水溝被清理乾淨,死亡率也開始降低。這對南丁格爾來說是一個關鍵性的事件,使她改變了對於「是什麼在殺人」的知覺。她開始有系統地蒐集資訊來調查死亡原因,以及它們與受傷、營養及衛生的關係。是她高超的數學能力導致知覺的最終改變,而她也以此聞名於世。在一封給維多利亞女王的突破性信件中,南丁格爾使用一種呈現資料的新形式─類似餅形統計圖的極座標圖(polar diagram)。南丁格爾以具體的圖形證實,有多少人的死亡根源於不衛生的疾病,以及他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