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該如何與中國打交道?
對日本而言,中國在任何時代都是重要的國家。 日本前駐華大使、知華派宮本雄二 最新力作 中國如此的巨大,到底是威脅?還是機會? 要如何在經濟交流的確保背後,同時面對軍國主義與民族主義的崛起? 這個由中國共產黨統治的國家,日本該如何與它交流? 這些交流,有的是經濟的合作,也有的是因歷史產生對立的問。 宮本雄二指出:若是雙方的相互理解不充分,真正的交流不可能發生。 在最早歷史時期的交流之初,台灣,是最初的難關。 而今日,台灣卻反而有可能形成一個邦交尋求正常化的對話平台。 尤其,還陸續都有內閣靖國參拜的歷史問題、有關尖閣群島(釣魚台)的領土問題、拒買日貨、反日示威等等。 「如果沒有對話,人類只得在獨善其身的黑暗中摸索。對話可說是在黑暗中互相照亮對方足下,找出應行之道的燈火。」——池田大作 宮本雄二強調,除了高層官員以戰略互惠和企業合盟的方式要保持互動之外,更要強化地方的交流、青少年的交流以及觀光交流。 因為日本和中國,是亞洲最重要的兩個強國,彼此相鄰,它們的過去與未來,都是一本必須不斷彼此學習和書寫中的歷史書。而在後冷戰時期、美國又重返亞洲的今日,日本該如何與中國打交道?都與亞太地區的貿易自由、國土安全、台灣等問題息息相關。 今天,宮本雄二用他的外交實務經驗,給出中日關係的解答。在眾多爭端下,他的方案是兩國政府最可接受的,也是維持東亞和平的方案。 ★名人推薦: 羅福全 (前駐日代表、台灣東北亞學會理事長) 黃文雄 (日本拓殖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 張瑞昌 (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 張登及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胡慶山 (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日本研究組專任副教授) 何思慎 (輔仁大學日文系教授兼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一致推薦 (按姓氏筆劃遞減排序) 中國的崛起在經濟上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日關係長期以來建立在經濟上互惠的關係,但是近十年中國民族主義的崛起日本可以說是首當其衝,使中日關係正處於非常微妙的關係。著者宮本雄二在2006到2010登任日本駐中國大使,就地觀察中國外交戰略的變化,他又是就日本政府的中國政策站在第一線。 這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非常冷靜分析日中邦交變化的諸多政治因素使讀者能夠客觀的了解當前日中關係。最近由於釣魚台主權爭議中日提升緊張關係,如果雙方訴諸於民族主義,只有更大的衝突。這本書冷靜客觀的分析可供雙方和平相處解決爭議的指針。要深入了解當前日中關係,這是一本非常深入而且客觀的大著。 --------- 前駐日代表、台灣東北亞學會理事長 羅福全 本書作者宮本雄二是外交官出身,在中國及其外的國際外交上都有豐富的實務外交經驗。特別是日本同中國從文明、文化到國民性,甚至是在國益上,迥然而異。這是筆者在日本近半世紀的生活中所得到的體驗。不同國格和國益的日本如何與中國打交道?宮本雄二先生的著作更富?示性。於此推薦華語文化圈的讀者,務必一讀。 ---------日本拓殖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 客座教授 黃文雄 宮本雄二大使作為歷史的目擊者,他的《日本該如何與中國打交道》出版,可說是華文知識界和外交界的盛事吧。宮本大使開卷即以「誤解—誤判」破題,一語道破日中關係的根本性障礙。宮本面對這樣充滿敏感與荊棘的話題,卻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