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下載 App
活動
書籍
暢銷排行
最新書籍
熱門書籍
編輯嚴選
書評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Readmoo 分享書
分類總覽
哲學
西方哲學
傾斜觀看 :在大眾文化中遇見拉岡(平裝)
編輯書籍資訊
想讀
想讀
正在讀
已讀完
工具書
放棄閱讀
移出書櫃
我的評分
傾斜觀看 :在大眾文化中遇見拉岡(平裝)
在大眾文化中遇見拉岡
5
/
2
作者:
紀傑克
出版社:
桂冠
語言:
繁體中文
ISBN:
9789577305831
出版日期:2008/09/01
選擇網路書店
博客來
TAAZE 讀冊生活
PChome 24h書店
當代歐陸哲學
我買的
課程或作業相關
心理學
完讀書評
1
劃線註記
0
書評
註記
兌爾特
寫了書評。
從斜看拉岡到斜看民主——《傾斜觀看—在大眾文化中遇見拉岡》
英文版《傾斜觀看—在大眾文化中遇見拉岡》(Looking Awry: An Introduction to Jacques Lacan through Popular Culture)首次出版於1992年,是斯洛維尼亞哲學家斯拉維・紀傑克(Slavoj Zizek)早期的重要著作之一;中文版則於2008年翻譯問世。 雖然英、中文版之間具有16年的時差,但本書不管是引用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史蒂芬・金(Stephen King)、柯南・道爾(Conan Doyle)⋯⋯等大眾文化作品作為例證,或是深入淺出地帶領我們「傾斜觀看」原本艱深冷僻的拉岡精神分析理論,抑或是以拉岡理論作為基礎,進而「傾斜觀看」當代民主的問題與解決之道,在2018年的今天看來,內容都未見過時,甚至歷久彌新。 那麼,為什麼要「傾斜觀看」呢?正如紀傑克所言,班雅明(Watter Benjamin)建議我們在閱讀文化中最精深的文本的同時,也需要閱讀這個文化中較普通、充滿散文氣息的通俗產物,才是進行一種理論性的生產及顛覆性的剖析程序。本書就是進行這樣的剖析程序:透過閱讀當代大眾文化的諸多範例,再回過頭來理解拉岡難以理解的理論體系。 不過,紀傑克又說,「傾斜觀看」最重要的部分還不是對深奧理論大作「圖解」,令它「淺顯易懂」;重點毋寧更在於呈現出那些被忽略的部分,也就是呈現出特定說話者的主觀位置,藉以顛覆該說話者所述內容的實證性。 畢竟,事物表相下確實暗藏許多摺層,「直接觀看」說話者所述內容無法看出端倪,必須要「傾斜觀看」,才能看到說話者所陳述出來的「我」(所述主體)只是幻覺,在所述主體背後還有一個超出言說與象徵系統的無意識「能述主體」,也才能進一步探究說話者「說是這麼說,但真正想說,卻藏在無意識中沒有說出來的到底是什麼」。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一個人說「我在說謊」這句話時,他是在說實話還是在說謊話呢?這就需要一種「傾斜觀看」的努力才能得知。 《傾斜觀看—在大眾文化中遇見拉岡》藉由在第一篇區分拉岡理論中真實層(the Real,一種不可能象徵化的空白與創傷硬核;其與象徵層—the symbolic、想像層—the imaginary合為三大精神結構)與現實(由象徵層所形構,並且藉由幻象遮掩真實層難以忍受的黑洞)的概念、描述真實層的不同型態、展示人們逃避真實層的方式,使讀者初步理解真實層。第二篇則經由對於希區考克電影的解讀,使讀者更深入理解拉岡理論。最後,第三篇則來到用拉岡理論「傾斜觀看」當代民主的部分。 就拉岡學說而論,民主社會的主體並不是有著自己欲求、利益和信仰的一般人,而毋寧是笛卡兒式抽象的思考主體(Cogito):排除掉種族、性別、階級、宗教⋯⋯等所有特殊的內容,只剩下空白,而且盡可能保持這富含自由與可能性的空白,避免再填補特殊內容進去。這種民主主體的問題在於其將自己保持空白,永遠會伴隨某種剩餘物。這個帶有執爽的剩餘物一旦以種族歧視等形式爆發,不免成為民主的限制;但卻也正是這個剩餘物必然存在於任一主體形構中,才使民主主體成為可能,這個剩餘物也不免就是民主的可能性條件。 主體為了避免前述永遠抗拒象徵化的剩餘物所帶來的僵局,必須組構幻象與現實,將難以忍受的真實執爽調節成可以享用的愉悅與慾望,而這幻象歸根究底人人並不相同。我們因而面臨到民主主體最根本的僵局:尊重每個人賴以為生的特殊幻象(包括以傷害自己或他者為樂的幻象),結果導致傷害民主,抑或是一開始就違背民主,禁止主體享受某些幻象。 那麼,面臨前述民主的基礎僵局,我們該怎麼辦呢?紀傑克說: 「後現代主義者」的方法會要求我們認定民主政治內構的弔詭。我們必須用接受象徵符號的虛構性,來擔負起一種「主動的遺忘」,雖然甚至我們知道「事實上,事情不是那樣。」民主的態度總是基於某種戀物癖的分裂:我知道得很清楚(民主政治形式就只是被一種「病態」不平衡的污點所寵愛),但還是一樣(我行動,好像民主政治是可能的)。這種分裂不是指示出其致命的缺點,反而是民主政治力量的來源:民主政治可以認出一種事實,就是它的界限就處於其內部,在其內部的「敵對性」。 對台灣人而言,大小首長與民意代表的選舉已經司空見慣,公投條件的放寬,更讓未來選舉時可能同時舉辦好多公投。然而這樣就是民主嗎?面對特定宗教人士所提出散發著歧視同志快感的反同婚及反同志教育公投案,也許我們只能在清晰地辨認出民主的限制就是其可能性的前提下,持續相信民主,並且繼續行動。 本文另刊載於《兌爾特視界》
讚
回應
分享
出版社簡介
桂冠
出版社作品
相關書單
書單
新增書單
在
13
人的書櫃中
個人
個人書櫃
關注動態
書單
書評
瀏覽
書籍
熱門書籍
最新書籍
編輯嚴選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網站導覽
買書
看書
閱讀最前線
會員中心
會員中心
登出
×
活動開催中!
Readmoo 祝您猴年行大運!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