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故事從一個名叫縛悉底的牧童,年少時因緣際會巧遇菩提樹下苦修中的佛陀開始, 繼而循序鋪陳出佛陀一生的重要事蹟與教化。 佛陀一生的傳奇,本身就是一部氣勢恢弘的史詩; 一行禪師將奧妙的法理,融入佛陀的生平故事之中,以平易近人的手法表現, 讓讀者心中潛藏已久的智慧種子,不知不覺隨之萌芽、開花。 「縛悉底篇」描述佛陀從出生至僧團初步成型的早年事蹟, 包括少年太子悉達多的宮中生活,繼而與耶輸陀羅相知相惜、結婚生子, 後因尋道決心日益堅決而離家拜師尋道,最終於菩提樹下獲至證悟。 接著在鹿野苑為當初棄他而去的五位比丘初轉法輪,並走訪各地說法, 吸引了來自各大教團的追隨者達一千二百五十人,奠定了初期僧團的基礎。 「竹林篇」主要內容包括佛陀證道後初期的傳法經過與重要事蹟, 包括頻婆梭羅王將竹林精舍獻與佛陀、佛陀返鄉與家人重聚、 給孤獨長者以黃金鋪地購得祇園精舍、佛陀打破社會階級首度接納賤民 與女性出家為僧尼,以及感化殺人魔央掘摩羅的過程。 「獅子吼篇」涵蓋了佛陀傳法後期,直至涅槃後弟子初次結集法教的事蹟, 內容包括佛陀為大弟子阿難陀化解摩登伽女之難、解釋當時印度六十二派哲學理論的流弊、 詳盡地闡述佛陀最重要的法教──「緣起法」與「自性空」的道理、佛陀及僧團 遭提婆達多陷害的始末、感化殺父篡奪王位的阿闍世王,以及佛陀的最後一餐與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