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音樂大師(下)
<內容簡介> 當磅礡的旋律震撼我心,我不能不去追尋創造了這些音符的偉大靈魂 從古典到浪漫,從國民樂派到現代樂派 三十一位重量級音樂大師,三十一顆敏感纖細的心靈,三十一首迭宕的生命之歌 馬勒|理查史特勞斯|羅西尼|華格納|威爾第|普契尼 德弗札克|林姆斯基高沙可夫|西貝流士|巴爾陶克|德布西 拉威爾|蓋希文|史特拉汶斯基|普羅高菲夫|蕭士塔高維奇 19至20世紀初,是歐美樂壇百家爭鳴的時代。承襲浪漫後期蓬勃發展的各種樂思, 輔以各國民族音樂的養分,義大利、俄國、芬蘭、匈牙利、美國、法國大師輩出, 將歌劇藝術推上了高峰,也催生了國民樂派和現代音樂。 在這個時期,不論是社會、政治、科學等各方面都有劇烈變遷, 音樂藝術的表現也較先前更加激越澎湃,充滿個性色彩。 馬勒的交響樂,很難說「悅耳」,但會給人整個身體與心靈的震撼; 那磅礡的樂音,彷彿能超越苦難,湧現一股榮耀的勝利感。 喜歌劇大師羅西尼,一生妙事說不完。他少年時差點動手術去當閹唱歌手, 後來成為搶手歌劇作家,到處軋戲,產量驚人,連在煮飯時等米熟的時間, 都能寫出《米飯詠嘆調》。 前衛音樂家理查‧史特勞斯,雖被納粹政府任命為音樂局總裁, 卻堅持音樂與政治無關,竟敢對打壓猶太人的政策置之不理! 9歲就寫歌劇的普羅高菲夫,可謂烏克蘭的莫札特, 但他的音樂也曾被保守樂人評為「比貓叫還不如」。 同樣震撼了樂壇的俄國作曲家,還有史特拉汶斯基。 《春之祭》造成劇院暴動,連作曲家都必須混在群眾中倉皇而逃, 就知道這前衛樂風有多「劃時代」! 本書下冊完整收錄16位歌劇大師與國民樂派、現代樂派大師的人生及作品, 從他們成長的點點滴滴開始講起,配合精彩圖片的解說,讓我們在閱讀中 貼近他們的心靈,和他們一起踏上音樂之路,體會刻骨的愛情,如何創作 不朽的音樂,經歷悲歡交織的人生。此外,我們以每一位大師的生平為基準, 製作了當時社會政治、藝術文化的年表,讓您對音樂家所處的社會環境一目瞭然, 對歐洲的歷史人文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目錄: 出版序 馬勒 理查史特勞斯 羅西尼 華格納 威爾第 普契尼 德弗札克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西貝流士 巴爾陶克 德布西 拉威爾 蓋希文 史特拉汶斯基 普羅高菲夫 蕭士塔高維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