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難中國:影響中國歷史的那些太監們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5699390
  • 出版日期:2014/10/03
在封建王朝中,有一個特殊的職場,被稱為宮廷; 裏面的那些職員,就是太監。 這些無根的男人,一旦得勢,無一不是胡作非為, 成為當時國家社稷的災難。 東漢之痛 盛唐之殤 大明之劫 太監是最兇猛的政治動物,也是真正的厚黑學大師; 讀懂了太監歷史,就讀懂了古代中國。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弄權的“東方不敗”豎刁,把自己的老闆齊桓公活活餓死。 ◎秦始皇信任閹人趙高,不幸的是,趙高把大秦王朝搞了個底朝天。 ◎東漢一口氣出了好幾個大宦官,最後還鬧出“十常待”。 ◎唐代宗把國家大事都交給“尚父”李輔國處理,李大宦官成了真正的“大唐第一人”。 ◎明朝後期,“立地皇帝”劉瑾,文盲加流氓的“九千歲”魏忠賢,讓“公公”們的權劫到了登峰造極。 縱覽歷史,那些有名的太監似乎沒幹過什麼好事。 本書選取了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37個大太監,作者用細膩的筆觸,豐富的史實,流暢的敘述,優美的文字為讀者勾勒出一幅幅宮延陰謀與權力爭奪的迷人畫卷。 品讀本書,你可以瞭解太監歷史,領悟智慧人生。 ★內文試閱: 3 大秦滅亡總策劃人——趙高 提起趙高,中國人大多都從「指鹿為馬」這個成語典故中瞭解到這位歷史人物。其實這只是趙高的政治生涯裡所上演的一小齣戲,但從這個片段中我們能發現這個人的確富有心計,足夠狡猾,深諳官場遊戲規則。 趙高的政治身分是宦官,不過也有專家進行考證,說他不是太監,因而趙高的身分還是個謎。 司馬遷也許是鄙視這個奸臣,並沒有給他立傳,但在《史記》的其他篇章中還是對他的出生有過明確提及:「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賤。」其中的隱宮也叫蠶室,指的是一種溫暖、封閉的屋子,宮中剛被閹割的人要躲藏在裡面休養長達百天。所以說趙高在入宮之前就被閹割了,後人也是從這句話中得出普遍結論。 由此看來,趙高的身世比較悲慘,他生在一個單親家庭,而且還是一個戴罪的單親家庭;父親早就不在世,母親是罪犯,他們一家都給人做奴僕。不過趙高繼承了父親的一點文化基因,他父親是文吏出身,所以趙高從小就對法律文書方面感興趣,而且透過自學懂得一些門道,這成為他日後有機會晉升的資本。 雖然趙高身分比較低賤,但秦朝還是給他出人頭地的機會,他被允許擁有參加考試的權利。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一直注重以法治國,秦始皇更是喜愛法家代表韓非子的著作,曾給予大加讚賞,同樣是法家弟子的李斯,後來也被提拔為丞相。幸好趙高肚子裡也有一些法學知識,透過幾次法學考試,他的成績不錯,入朝當上了文吏,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有機會親近秦始皇。 不過,他在宮中當了十年的中車府令,一直原地踏步,其政治地位和身分並沒有絲毫的「升級優化」。但在秦始皇生命的最後一年裡,趙高的人生在一場政治事變中開始出現轉機。 秦始皇生平喜歡出巡,西元前二四九年,是他最後一次出宮遠巡,隨從人員是他平時的親信,趙高與嬴政的小兒子胡亥自然都在行列之中。當秦始皇的御駕到河北沙丘這個地方,突發暴疾,一命嗚呼,臨死前寫的詔書被趙高保管。這是個很大的籌碼。 詔書內容是讓長子扶蘇做接班人,讓蒙恬大將從邊疆回來,掌握兵權。如果遵從遺詔,趙高絕對沾不上任何實惠。但事在人為,只要把遺詔的內容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