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中國重建之路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6099274
中國傳統惡俗文化十批判書 這惡俗的傳統文化有哪些?其主要表現在哪裡?對於我們日常政治與社會生活的腐蝕和影響,體現在哪幾個方面?這些個問題平常並沒有什麼人提及,也沒有什麼人注重,更沒有什麼人對此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批判。 在「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的過程中, 對於「國學」有了較廣泛的認知, 「國學」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 固然有其較為優秀的一面,當然必有其惡俗的一面, 這些負面的幾千年積澱,到了近現代, 更是與西方傳來的某些理論和「主義」雜糅絞拌, 嚴重影響了國民性的改造和進步, 更為落後的制度以及僵化的體制和死化的機制,打造了護身符。 深重的現實弊病,昭示給中國的有識之士,, 必須探討和總結中國傳統的惡俗文化, 必須批駁和撻伐其對中國歷史與現實的危害。 ★內文試閱: 批駁「清官思想」,建設政治民主 《十批判書》的第一篇的名目為「從批判『清官思想』說到政治變革」,亦代替作為本書的序言。為什麼把批判「清官思想」當作《中國傳統惡俗文化十批判書》的開卷之作呢?因為「清官思想」乃是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第一弊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毛澤東正是從發動全民大批特批「清官論」入手,繼而「親自領導了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當然,「毛太祖」批「清官論」是心懷鬼胎、胸藏戾氣,別有企圖。其真實目的是大革文化命,由此為藉口而發起「文革」。 何謂「清官思想」?祈願有個好皇帝,期望各級「父母官」都是「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廉吏,這就是幾千年以來中國老百姓世世代代最高的政治願望。他們盼望皇帝是「正大光明,愛民如子」的仁君。同時期待官員們都是「公生明,廉生威」的「青天大老爺」。這些初始的且善良的願望,不但反映了受奴役、受壓抑的「草民」的無奈和苦痛,也折射出中國老百姓的歷史局限性。 「清官思想」的主要內容,可以用兩句話歸結:一是人民大眾之命運,不應該掌握在自己手裏,應該由「父母官」或者叫「官老爺」的這樣「勞心者」者來掌控。二是歷朝歷代皆有形形色色的社會弊病,這種程度不同的不公平、不合理、不正義的負面東西,其根源不在於封建皇權的專制主義制度,而在於管制民眾的各級衙門裏,絕大多數是「貪官污吏」。 從這兩點出發,社會進步和政治改革,完全沒有必要觸及或推翻固有的社會制度,「反貪官,盼清官,擁護皇帝」是「清官思想」之核心價值觀,這種思想告諭民眾:一個朝代即使貪官污吏再多,只要將他們換成包拯、海瑞、況鐘式的「清官」,自然天下太平,「九州無事樂耕耘」。這種本源自老百姓的「清官情結」,之所以經千年演進,最終形成「清官思想」這樣一種惡俗文化,是因為在中國這個特定國度的現實生活中,一種社會制度越是以「好人掌權」為假定的前提,就越容易被壞人或曰居心叵測的陰險歹徒所利用。 中國幾千年歷史,丹青記載下來的清官誠如鳳毛麟角,少之又少,智者認為真正的清官百年難遇。「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是中國封建官場的鐵律,官員們「千里做官,為了吃穿」,他們不僅「無利不起早」,而且「無利不貪黑」,當官之所以操勞,為的就是「撈」。對於這個亙古不變的鐵律,歷朝歷代的封建統治者心知肚明,可為了愚弄民眾,以維護皇權專制制度,便不斷炮製並拋出「清官論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