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下載 App
活動
書籍
暢銷排行
最新書籍
熱門書籍
編輯嚴選
書評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編輯書籍資訊
想讀
想讀
正在讀
已讀完
工具書
放棄閱讀
移出書櫃
我的評分
圖解心經
4.3
/
14
作者:
張宏實
出版社:
橡實
語言:
繁體中文
ISBN:
9789868261211
出版日期:2006/10/23
選擇網路書店
PChome 24h書店
宗教
2012
五星最愛
宗教命理
紙本
靈性
佛教‧佛學
09釋門經典
思想:文化/哲學/宗教...
思想
完讀書評
4
劃線註記
0
書評
註記
fongyun
寫了書評。
這本《圖解心經》比《心經與生活智慧》厚得多、也貴得多。因為作者較偏重於心經的背景和不同譯本的比較。提供了七個中文譯本和三個英文譯本互相比較,以闡釋各自的重點所在,和佛教不同宗派的關係。甚至附上一張七個中文譯本逐句比較的表。 圖解也不錯,尤其有一幅「保坂玉泉的《心經》組織分析圖」,把玄奘版心經每一句歸納起來。 如果只打算聽人淺釋心經,潘宗光那本應該已經足夠。如果對歷史和語言有興趣的,這本應該適合。 了解心經的背景也能解答一下疑惑。例如心經裡提及的舍利子,潘宗光說明是佛祖的弟子。但心經裡只是「觀自在菩薩」在說法,究竟佛祖在不在呢﹖ 原來因為玄奘法師譯的心經是略本,前言後語被捨棄了,於是說法的背景就沒說清楚。而且心經就像很多宗教經典一樣,都經過歷史而改變。就連說法的人,也由其他人變成佛祖,最後才變成心經裡的觀自在菩薩。這是因為在心經形成當時,最受歡迎的就是觀自在菩薩的緣故。 有很多時候,我們沒留意到習慣或思想形成的原因和道理,所以才固執於這些故習。迷信有時不止於宗教,就連日常生活中都有這種傾向(也許可稱之「法執」)。 如果我們了解過背後的成因,知道這些習慣和思想的演變過程,或許能令我們對變異寬容一些,不需要固執於「行之有效」的一套。 (這對於科學教育也有同樣的啟示,就是應該多讓學生接觸科學思想史。讓學生知道今日理論的來源和探索的過程,而非只供應一套「正確答案」給他們。多讓學生了解科學的人文面向,減少科學跟人文之間的距離,亦可以令學生更了解科學本身。)
讚
回應
分享
Naomi
寫了書評。
常常在念心經,但卻完全不懂心經的意涵。這本書是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告訴我們心經書寫的邏輯與內涵,讀完會覺得佛學不只是宗教而已,其實是一套非常有系統的學問。這本書值得一讀再讀,在背誦心經時,那些文字都有了意義,不再只是艱澀的聲音而已。
讚
回應
分享
凜
寫了書評。
看不懂,我沒有慧根...有緣者可向我索取。(已捐至圖書館)
讚
回應
分享
jslu0413
寫了書評。
圖文並茂、排版精美。最重要的是:引用的孔茲翻譯和解釋很精細,在時態與主動被動語態上都比中文譯文更貼近梵文原意。我很喜歡以大量圖畫解說的宗教入門教材,因為宗教系統本身的核心思想經常是抽象的,我需要一些協助才容易將那些抽象的概念與日常生活的細節實際地關聯起來。這本書將佛教的核心思想自龐雜的佛學知識中粹取出來,對像我這樣的門外漢真是很棒的入門書,讓我提綱挈領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識;其他較次要的枝節再另外去 wikipedia 上挖就好了。
讚
回應
分享
作者簡介
張宏實
作者其他作品
出版社簡介
橡實
出版社作品
相關書單
書單
新增書單
在
33
人的書櫃中
個人
個人書櫃
關注動態
書單
書評
瀏覽
書籍
熱門書籍
最新書籍
編輯嚴選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網站導覽
買書
看書
閱讀最前線
會員中心
會員中心
登出
×
活動開催中!
Readmoo 祝您猴年行大運!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