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心燈:李喬文化評論選粹(平裝)
美國詩人羅伯特‧福洛斯特在他的〈雪夜林畔〉最後結語中說:「還要趕好幾哩路才能安睡。」從《文化心燈》書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近幾年來李喬內心一直在政治與文化這兩條路之間掙扎。 誠如李喬所說,台灣正處於「生存整體」的關鍵時刻!由於歷史的背景、文化的包袱、政治的現實,使得台灣文化自主性思考遲未成型。也就是這樣的焦急心,讓李喬急切藉由時事與文化深層思維的針砭,反省過去,針砭現況,期待開創人文主義再生的台灣,創造台灣文化的新傳統。 本書是李喬近年來最鞭辟入裡的文化政治評論集,內容包羅萬象,展現台灣文化觀察少有的廣闊度與精辟力。透過李喬的筆,政治、文化、社會、宗教現象層層剝開……。精微深刻的論點,讓你我感受台灣文化的酸、甜、苦、辣。 李喬本名李能棋,1934年生,台灣苗栗人。 曾任高職國文教師21年,淡水學院台文系副教授。 現任台灣筆會會長、國策顧問,專事寫作,並從事文化改造運動。 李氏自1962年開始小說創作,並兼及文學評論暨文化論述,已發表作品約七百萬字,是台灣本土創作量最豐富的作家之一。 李氏擁有「大河小說家」的美譽,他的長篇代表作《寒夜三部曲》與鍾肇政的《台灣人三部曲》同為見證日據時代台灣歷史的創作小說。目前共集結出版十二冊長篇小說集,以及十六冊短篇小說集。 李氏著作等身,曾獲台灣文學獎(1968)、吳三連文藝獎(1981)、吳濁流文學特別獎(1984)、巫永福評論獎(1993)、台灣客家文化獎(1993)、台美基金會年度社會科學人才成就獎(1995)、文學台灣基金會長篇小說成就獎(1999)、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台灣新文學特別貢獻獎(1999)等多項獎項。並於2000年由台灣文化學院授予台灣文化榮譽博士學位。 重要文化評論作品如:《台灣人的醜陋面》、《台灣文學的文化困局與轉機》、《台灣文化造型》、《文化、台灣文化、新國家》等等。 【推薦序】 文化心燈序 林衡哲 一九八四年三月我在美國洛杉磯創刊台灣文庫,首先推出了三本台灣文化史上的名著:《無花果》、《自由的滋味》與《江文也的生平與作品》。當時台灣仍處在戒嚴時代,這三本書都被列為台灣禁書,而催生者的我也被列入國府的黑名單。同年八月北美洲台灣文學研究會邀請鍾肇政、李喬與楊青矗來美參加芝加哥舉行文研會的年會,並安排他們做巡迴演講,才使我有機會第一次與李喬見面,並閱讀了他的長篇巨著:《寒夜三部曲》,我讀這部大河小說所受的感動超越過美國諾貝爾獎得主賽珍珠所寫的得獎大作《大地》,因為感動所以我自動為《寒夜三部曲》寫了一篇書評。從此我開始與李喬變成台灣文學與台灣文化的精神上的戰友,十六年來,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一九八八年台灣出版社第一次出版李喬的著作:《台灣人的醜陋面》,列入台灣文庫12號,剛好那一年我們授權前衛出版社出台灣版,想不到此書一時在太平洋兩岸洛陽紙貴,變成李喬所有著作中最暢銷的一本,幾乎年年再版,李喬常以感恩的心情對我說,我出版三十多本書,最常拿到版稅就是您給我出的這一本。我的出版方針一向以提升台灣文化的境界為主,想不到李喬這本台灣人自我檢討本身弱點的書,竟會成為暢銷書。 一九九四年台灣出版社創刊十週年,為了答謝全美各地的文庫讀者,我邀請海內外兩位最